積木達人 LEGO砌出韓瘋

積木達人 LEGO砌出韓瘋

數男生們兒時必定玩過的玩具,LEGO可說必入三甲,招牌的無限創意砌法,加上近年頻頻與卡通、電影聯乘,令不少大男孩們重投其懷抱;七年五奪大獎冠軍的張善鑾正是其一,多年來砌落大大小小全自創作品,近日更準備聯同同好,在旺角擺下長期展覽,當中更有不少非一般的大型作品,動輒用上過萬粒LEGO積木砌成,足夠令所有行經的大小朋友注目。
記者:韓繼聰
攝影:陳國良

首爾是香港人近來熱門旅遊點,相信很多人一眼便認得它是首爾塔。

兩個積木達人張善鑾(右)和梁仲安,現最愛砌大型作品。

巨型相機是張善鑾用了他獨創的圓形砌法砌出鏡頭。

今次展覽原定於月中開始,但因作品太多,擺設需時,惟有延期開展,張善鑾說:「除了自己的作品,亦有不少同好作品,加起來超過百件,加上很多大型作品被分成多件,重新組合也很需時。」除了歷年來眾人之作,當然亦有不少新作,更潮玩韓風,砌出首爾塔、韓式大碗飯、韓國大鼓、甚至人參,件件都相當具份量,「這展覽是長期性的,希望將來不停有新作加入,玩不同主題,讓更多人被LEGO的無限可能性吸引,帶點歡樂給眾人。」

梁仲安的作品《PSY》,同樣形神俱備。

韓式「大」作《韓式大碗飯》,有差不多半個人那麼大碗!

自創圓形砌法

大作甚多又經常獲獎,以為張善鑾是由細玩到大的資深玩家?「其實只是小時候玩過,之後一直到2007年,兒子4歲,忽發奇想買LEGO讓他玩,誰不知引發了我砌LEGO的熱血!」重拾積木,張善鑾即勇奪「樂高建築大師賽」冠軍,問到創作秘訣,他說:「要多留意身邊事物的細節和背後故事,融合於作品,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一個關公戲棚,便是以傳統文化結合LEGO、形神俱備的冠軍之作,從事電子電路設計的張善鑾續說:「要多發掘不同零件的用法,好像我其中一件作品《美女與野獸》,便用了很多本是怪獸的尖牙,砌成一頭金髮,自覺效果相當不錯。」這秘訣聽來好像老生常談,有點老土,卻是創作的不二法門。
當然,他也有獨門絕技:「LEGO多是四方的,要砌出一個大圓形有一定難度,結果我便自創了一種獨特砌法,就是先用很多片狀LEGO,一邊緊貼,另一邊較鬆,做成扇狀效果,慢慢圍出圓形,再以正方形LEGO像皮帶般圍着拉緊外圍。」不明白?看圖片可能會理解多一點,而今次的大鼓和大相機,正是用了這獨門絕技。

大型作品必用Technic

「有人愛砌景物、砌畫、砌車等等,但現時我卻較喜歡大型作品,感覺更具挑戰性。」他說大型作品最少用上萬件LEGO積木,最難之處是支撐問題,靠LEGO本身的力量支撐重六、七十磅作品,要花很多時間在結構設計。張善鑾其中一個LEGO之友、積木店老闆梁仲安也有參與今次展覽,大型飛機正是他們合砌之作:「其實不少作品的核心部份,我們都會用上較特別的Technic部件,它特別在具有榫位設計,比普通LEGO支撐力強得多,像飛機的長形機身正是用Technic砌內部,否則一定會斷開。」另一作品《PSY》人像,看似較簡單,但其實單腳企也有一定難度,同樣要用Technic製作支架。

《關公戲棚》是張善鑾得意之作,將LEGO融入中國藝術。

這個大魔機械人造型漂亮得像模型一般,完全不像是LEGO砌出來。

圓形砌法的秘密就是逐塊連成扇狀,圍出圓形。

張善鑾曾應媽媽要求,砌了自己第一架香港巴士。

積木王展覽館

6月1日至9月30日
旺角銀行中心一樓

期待《捉鬼敢死隊》

以為他們只玩「自家創作」,但原來他們同樣愛買原盒套裝,他們說:「套裝系列是用來儲的、不會砌!自從《Star Wars》系列成功後,LEGO出了不少電影、動畫等聯乘作,最近便有《阿森一族》,很多都是男生所愛,對我們特別有吸引力,很有收藏價值。」難怪不少LEGO作品都甚有升值潛力。而數最期待作品,張善鑾就說一定是《捉鬼敢死隊》,最愛棉花糖鬼的積木造型。

同場加映:nanoblock「細」界盃

這邊廂有人迷戀傳統LEGO玩巨作,那邊廂就有人愛新興的nanoblock玩微觀,近日便有國際著名華裔微積木創作人Christopher Tan在香港辦展覽,最特別是以巴西世界盃為主題,以超過30萬粒nanoblock製作出一個微縮里約熱內盧,有耶穌像、聖保羅主教座堂,和球星人物造型公仔等;看完重量級大作,再看超微型作品,相信又有另一番趣味。

砌巴西,當然少不了耶穌像。

以nanoblock砌出的世界盃獎杯,相當逼真。

球迷「細」界展覽

5月24日至7月13日
東港城一樓展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