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吓!要拆?唔係嘛,咁大劑!」灣仔老街坊秀萍聽到同德大押可能要清拆,驚訝之餘更感惋惜。昔日軒尼詩道夜總會和麻雀館林立,秀萍記得,同德門前常有個衣衫襤褸的女子,人稱「灣仔阿靚」,背後有段淒酸往事。
70年代,灣仔阿靚年約30歲,「搽晒唇膏,好靚㗎」。秀萍聽街坊說,阿靚曾是夜總會舞小姐,遇人不淑,人財兩失,導致精神失常,淪落街頭,後來更有了身孕。直至80年代後期,秀萍在馬師道工作,常遇見阿靚坐在同德門前的階梯,衣衫襤褸,「朝早你一定見到佢」。很多時她身旁總有個後生仔,「坐喺度呆望住阿靚」。秀萍說,當時有傳聞指那後生仔就是阿靚的兒子,她相信是真。直至90年代初,她再沒遇見二人了。
秀萍在灣仔生活半世紀,現時是灣仔民間生活館的導賞員。跟她談起同德大押,話題自然扯到高可寧家族。她說高氏家族的大押,招牌上總有一個「囍」字,「見到個囍字就知道係高可寧」。同德可能清拆,秀萍希望高家三思,能保住祖業和碩果僅存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