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港大赴英追夢窮青年街頭賣藝求生

棄港大赴英追夢
窮青年街頭賣藝求生

【蘋果暖流】「做人如果冇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為了拒做鹹魚,曾是蘋果助學金得主的莫智超(22歲),決心放棄香港大學測量系學士學位,隻身走到英國攻讀物理治療系圓夢。家道中落的他努力兼職,設立網站,希望透過發售自己錄製的歌曲,以及街頭賣藝,為夢想打拼。
記者:李錦欣

莫智超(阿超)出生於小康之家,與父母及胞姐同住,年少不知愁滋味,更不知搵錢艱難,胞姐April(25歲)沒好氣地憶述:「細佬試過同一款風褸買齊唔同色,又試過買支幾萬蚊嘅結他。」至七年前阿超的父親發現患有末期肝癌,確診兩星期後猝逝,其母疑不堪丈夫離世打擊,染上賭癮,一、兩年間將阿超父親留下的遺產輸清光,更欠債逾700萬元,其母甚至將他們居住的物業出售,之後離家失蹤,一度杳無音訊,近年雖重遇母親,惟感情已大不如前。

阿超被迫與胞姐分離,寄居在年邁的外婆家,其間他曾面對會考及高考,分別取得23分及3B2D的佳績,惜未能助他如願考入香港理工大學入讀物理治療系。他在多年前曾因韌帶撕裂而接受物理治療,覺得十分實用,「幫到病人之餘,又幫到身邊嘅朋友同自己」。

為了籌募學費,阿超在街頭賣藝,成效不錯。受訪者提供圖片

勤做兼職不忘行善

惟阿超始終對已修讀一年的測量系提不起興趣,適逢獲港大的活動基金資助他報讀物理治療助理課程,令阿超更加認清目標。他憑政府資助、蘋果助學金及數份兼職工作應付學費及生活費,更用積蓄及向親戚賒借往英國唸書。剛大學畢業、正任補習導師的April解釋道:「其他人可能會覺得入讀港大讀測量已經好好,但知道細佬真係好想讀物理治療,做咗好多嘢去圓夢,其實我都好欣賞佢咁有決心去做一件事。」

雖然勤於溫習又常做兼職,但學了結他10年的阿超也不忘行善,過去數年經常到不同的社福機構義演。現時,正在英國實習的他不時街頭賣藝,也將錄製的歌曲輯錄成光碟以賺取生活費和學費,阿超承諾道:「以前嘅經歷雖然好令人難過,但因為呢啲事先令我真正成長,成為物理治療師係我嘅理想,我日後定必會以專業知識為大眾服務,回饋社會!」

阿超(右二)與胞姐April一家四口的溫馨時刻,只成追憶。受訪者提供圖片

阿超與April兩姊弟童年時的天真笑臉。受訪者提供圖片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 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捐款方法: http://bit.ly/1mxhIET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捐出1%盈利,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 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獻,有關善款將撥捐蘋果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