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水務署「出錯」而污染食水事件非首次,最近一次是去年1月,藍田及平田邨四幢屋苑數百住戶,在水務署更換水管時,因沒放清管內污水,居民晚上開水喉時,發現食水呈褐黃色及散發臭味,有居民不知情下被迫沖「污水涼」。其後署方放水四小時恢復供水,惟房署以水缸污染為由關掉水掣,再找工人清潔水缸,停水逾八小時恢復供水,居民要在街邊消防喉輪水,怨聲載道。事後水務署回應,估計污水或與閥門開動時逆流翻鏽迹有關。
另08年9月,水務署外判工人在堅尼地城進行水管更換及復修時,誤將鹹水管接駁食水管,致一幢豪宅大廈的食水變鹹水,大廈水缸需時大清洗,約80住戶的食水供應中斷15小時,居民要在炎熱天氣下落街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