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一言棠:「25年前一個青年的回憶」 - 歐錦棠

【七筆思議】
一言棠:「25年前一個青年的回憶」 - 歐錦棠

那是個充滿浪漫和冒險精神的年代。因為看了有哥哥、曼玉加紅姑的單元節目《日落巴黎》,翌日便馬上訂機票遠走花都,電視上出現過的景點,都按圖訪尋,舉機自拍一番,過了充實悠然的五天。
回程機是個折磨,也是個特別經歷,那時「蘇聯」仍出現在世界地圖,即使天空仍限制於鐵幕之外,其他航空公司要往返歐洲,跨越北極上空的「北極?」是另一選擇,整段航程約廿三小時,但可飛越地球頂端,體驗最短的日落日出,鳥瞰浩瀚白茫茫極地景致,此生不枉。

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時,資訊流通不可與現今同日而語,身在外地幾與日常隔絕,航班上除了固定電影節目,例必有世界大事之類的新聞報道。就在回程機上,報道了兩宗新聞,令我看儍了眼:一是北京學運領袖下跪求見國家領導層不果,再發起二十萬人絕食;二是香港竟有超過百萬市民自發上街遊行支援學運。我不能想像在離港短短五日,在世界的另一端已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向號稱搵食至上,政治冷感的香港人一下子引發起愛民族、崇自由的熱情,竟可以如此純真可敬;但令我不可接受的,卻是中國人原來還不能從奴性底子自我釋放,即使申訴冤情,只要在天子腳下還得遵守尊卑莊閒。看了片段,百感交集,激動莫名,相信機上老外無人會明白這青年為何看得哭腫了眼,他們不會明白,因為他們不能領會一個長久被淹在陰霾之中的民族是何等悲痛。
航班中途停莫斯科,全部乘客要按規定下機安檢,我有幸排頭位,機艙門打開,是一個身荷AK47、比我高一個頭,樣cool到殺人的蘇聯佬,令人不寒而慄,最後上機時被搜出二圓硬幣,波浪外形設計加上有女皇圖像,安檢人員見獵心起,我悉數奉獻才得順利登機,這就是我第一個在共產國家的遭遇,那時豈知這個鐵幕原來即將面臨解體的命運。
以上是1989年5月21日前發生的事,之後,情況就急轉直下,由宣佈戒嚴、北京市民和幹部百萬人示威、到發起全球華人大遊行、然後就是六四屠城慘案。名著《1984》的作者George Orwell說過:「在這欺詐的世代,講真話就是革命性的行動。」
當今日有人提倡要把事件重新定位,更有人要翻出「真相」的同時,當年經歷過這一段刻骨銘心歷史的我們這一輩,就有責任將史實傳承,而各位年輕朋友亦應好好利用互聯網,深入了解這段歷史的起因,毋忘六四。

【一言棠】
撰文:歐錦棠

除表演藝術,也酷愛文字、影像及武術,其文章往往一針見血。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