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 「苦悶冇成就」欲尋求刺激

宅男 「苦悶冇成就」欲尋求刺激

台灣版「無差別殺人事件」中的疑犯曾透露「做一件大事」,也是終日打機的宅男。香港城市大學犯罪學教授黃成榮指出,綜合過往同類案件,行兇者多數性格孤僻,在學業或事業挫敗,「加埋𠵱家社會急功近利,賺唔到錢就代表冇前途」,青年或缺乏成就感,一時鑽牛角尖鑄成大錯。
近年各地不時發生當街斬人案件,當中日本最多,2008年在東京發生「無差別殺人事件」,兇手隨意地殺一些不認識的人。黃成榮稱,當時秋葉原一名青年在行人專用區橫衝直撞,再持刀下車見人就斬,7人死亡,轟動一時。該名青年也沉迷上網和打機,分不清虛擬和現實世界。

「覺得世界好唔公平」

對於一些毫無先兆而發狂殺人的個案,有些心理學家統稱為「急性精神病」,但黃成榮認為,事出必然有因,或可循兇徒背景調查。黃稱,美國也不時發生槍擊案,「通常佢哋喺工作冇成就感,人生好苦悶,需要尋求刺激,同理心相當低,視人命係死物」。部份兇徒年少時遭遇挫敗或嚴重欺凌,內心充滿仇恨,「覺得呢個世界好唔公平,感到人生冇意義,不如做啲嘢令人記得自己」。
不過,台灣耕莘醫院精神科醫生楊聰財表示,若家人具警覺性,馬上安排有問題的子女接受心理檢查,或許能了解其心理狀況,識別行為是否有偏差,而有機會避免慘劇。
楊聰財續稱,如疑犯終日「宅」在家,長時間玩電子遊戲,不多與別人接觸,可能令他無法跟他人有良好的人際溝通,思考知覺有障礙,這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即會在思考過程中產生偏差,導致無法接受正確訊息,或產生錯誤判斷,影響日常生活,可能無緣無故做出一些非常極端的行為而不自知。「精神分裂患者可能有多種精神問題,其中之一是對周遭環境充滿敵意與憤怒。」
《蘋果》記者

近年各地瘋狂斬人事件

2013年2月
‧一名21歲美國男子在旅遊勝地關島瘋狂斬人,他先駕車衝上行人路,撞倒多名途人,再持刀走入便利店見人就斬,造成兩死12傷,全是日本遊客。兇徒被捕後稱「要傷害人,越多越好」。

2011年10月
‧一名吸冰毒成癮的裝修工人疑有精神問題,不足半日內在將軍澳寓所附近街頭,連環斬傷四名途人,其中一人手臂重傷,深可見骨。他在警誡下稱不認識各傷者,突然冒起斬人念頭。

2008年6月
‧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秋葉原所發生的隨意殺人事件,犯人為25歲的男性加藤智大,事件共造成7死10傷;是日本30年來死者最多的同類罪案。事件出被稱為秋葉原殺人事件或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