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作為港股通交易結算及股票名義持有人的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登),上月底起,已在內地與個別具條件擔任結算銀行的業界接觸,消息透露,除中行(3988)旗下中銀香港(2388)屬大熱外,同樣在港具人民幣操盤量及業務流通性的滙豐,亦曾獲初步接觸,另一在港業務較具規模的中資行交行(3328),也在洽談之列。
惟現階段未知中登最終僅敲定一間,抑或多過一間結算行。根據中登早前就《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登記、存管、結算業務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通知,結算行總資產及淨資產,須不低於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及4,000億元,在滬港均設分支機構,並承諾向中登提供日間及隔夜,分別不低於200億及50億元的授信額,徵求意見至上周五前完成。
多過一間結算行助「散盤」
有財資界分析,若從便利中登操作及風險可控角度,獨家委任中銀最合適,但若要顧及買入賣出參考價公平競爭,加上港股通開業初期,單邊盤量較多、所以「散盤」要快的穩妥角度,增多一間結算行亦屬合理安排。
港股通是讓內地投資者南下買港股,故結算行須在離岸市場具足夠人幣頭寸及承接力,業界指,這方面除中銀外,滙豐應較強。
據悉,「北水」南下,中登經結算行將人幣兌成港元購港股後,沽出港元的銀行方,從外滙頭寸管理上,會立即在公開市場平盤以免本身港元短倉(即買回港元沽出人幣),故散貨能力要足夠;另外,經港股通兌換為港元後的人幣,不會流出本港銀行體系市場,故結算行會經中登特設渠道,將所持人幣即日回籠內地。
就中登接觸查詢,中銀香港發言人回應,任何促進中港金融合作,推動人幣國際化及鞏固本地人幣離岸中心安排,均會積極配合支持,該行正密切注視政策發展,將發揮中行集團優勢,拓展相關業務。滙豐及交行香港分行發言人,均不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