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提出的聯網購電方案再遇阻力,中電昨建議應先建造少量新燃氣機組,符合2020年減排目標,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指聯網方案只是概念,或引發連鎖停電風險,需要3至4年時間詳細研究。能源學者余遠騁指,中電目前採取拖字訣,圖盡量延遲中港聯網時間;港府則以聯網方案作談判籌碼,雙方角力是年底新一份規管香港電力市場的《管制協議》談判序幕。
政府就未來發電燃料組合提出本地發電和聯網方案,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余遠騁指兩電傾向本地發電維護自身利益,因聯網方案向內地購買本港所需三成電力,勢令港燈不能增建發電機組。
倡先建天然氣機組
中電雖然與南方電網關係密切,曾共同收購青山發電廠,亦不願失去三成市場份額。他指港府近期推銷聯網方案,觸動兩電神經,涉及2018年到期《管制協議》的談判。
中電昨建議循序漸進,先在本地建造天然氣機組,每台造價達40至50億元,滿足減排要求。阮蘇少湄拒絕透露總投資額,一度稱「做幾台」,後來改稱具體數量仍要研究。她又唱淡聯網方案,指聯網有安全風險,南方電網可靠度未達香港水平,或引發連鎖停電風險,而工程非常複雜,最快也要到2024年才完成聯網,較政府預測遲一年。
阮蘇少湄指若要立即做選擇,會選擇本地發電方案,但她認為現階段毋須排除任何一個方案,建議政府、兩電和中國共同研究聯網,需時約3至4年,然後公開部份資料讓市民判斷。余遠騁形容中電做法最聰明,市場預計天然氣價數年後下調,到時更有把握推銷本地發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