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困難學童因記憶容量較低及語文觸覺稍遜,所以讀中文最怕就是閱讀理解,答問題時多是搬字過紙,抓不住文章主旨。單是字詞的認讀訓練並不足夠,家長應幫助孩子由理解簡單的句子入手,從中掌握常見詞性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重要性,為日後理解段落和篇章奠下穩固基礎。
教導孩子理解句子時,家長可參考以下方法:
1.名詞及代詞:句子多由「主角」(主語) 與「描述主角的部份」(謂語)組合而成,名詞、代詞多是帶出句子主要重點,學童懂得在句子或段落中辨識名詞及代詞,有助找出主語,從而辨識句子主幹;
2.動詞:透過找出動詞,學童可理解主語的動作,亦可以依循動詞的位置,在複雜的句子中找回主語、謂語和句子主幹;
3.形容詞及副詞:形容詞是修飾名詞的主要成份,能夠凸顯出名詞的性質及狀態。學童懂得判別形容詞及副詞,即修飾主角或配角的詞語,才能刪除句子中修飾部份,從而找出句子主幹。為名詞加添形容詞或副詞,以擴張句子,則可豐富文意,能令文章生色不少;
4.主謂語:不同種類的主謂語也會混淆了學生的判斷,如果主語是「我」等人稱名詞,學生一般較易理解,相反,非以人稱名詞當主語的句子便成為學生理解句子的障礙。學生必須懂得判別句子的陳述與被陳述的部份,才能有效理解句子的意思。
除了閱讀理解外,認識語法跟寫作也有密切關係。讀寫困難的學生寫作大多出現較多文法錯誤,學生必須掌握了對不同詞性詞語的運用方法及句子主要成份的知識,才能分析自己常犯的語法錯誤。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