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支援聽障不足

港府支援聽障不足

有6年歷史的「龍耳」所以成立,背後源自嚴重弱聽者李菁的悲劇。當年她克服困難大學畢業,卻因找不到工作而了結生命。李菁胞姊李鸝忍着悲痛,與熱血之士組成龍耳,旨在凝聚聽障人士的自強力量。
當年的悲劇漸被淡忘,該會幹事黃惠蘭表示,過去多次向平機會反映,但對聾人仍是支援不足:「『假金牛』新聞受全城關注,但很多聾人卻毫不知情,錯過換新鈔機會,所以要觀看體育新聞可以說是奢侈。」
去年尾奧巴馬出席曼德拉追悼會,手語旁述被指是冒牌貨,成國際笑話,但回望本港對手語繙譯的發展,港人可能連取笑的資格也沒有。外國電視台設有手語專屬頻道,繙譯員會在螢幕當眼處打手語,講者反而只佔角落位置。
上屆世盃,國際足協亦首度請來繙譯員,在官網以手語打出新聞。龍耳現時有派出手語繙譯員,為立法會直播新聞作繙譯。不過,黃姑娘始終期望,手語繙譯出現在每日的新聞報道,讓聽障人士不致與社會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