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5周年】
【本報訊】記者背包裏的器材和筆記,再重都不及被訪者的付託,25年前曾在天安門廣場上見證六四的四位女記者:麥燕庭、陳慧兒、蔡淑芳、黎佩兒,在槍聲響起的那個晚上起,承載着當年北京巿民所託,一手撥開極權的塵土,另一手以生命續寫採訪後記。真相擔子兩肩挑:見證負責監視的黨員因屠城一幕崩潰;慨嘆當年北京記者爭取不再說謊,今日香港同行畫地為牢;要記住首個為事件犧牲港人的牢獄苦難,以及不理自身痛苦,竭力守護真相的「廣場活碑」。
記者:張嘉雯 白琳
看見黨員因屠城崩潰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89年4月,北京多次有學生和巿民遊行,在旁採訪的麥燕庭在心裏和唱《國際歌》。在香港新聞界無人不知的Mak姐,說話帶着傳統新聞工作者的冷靜,直至談起在北京保護她的幾位大媽和跟她一樣傷心的飯店服務員。
那時候麥燕庭任職《新報》,跑中港新聞。八九民運,她在4月開始跟進,5月底屢傳軍隊入城的消息,她每天巡郊外軍區,留意異動,「咁佢哋(軍方)梗係唔想我睇啦,有人想拉我埋一邊,當佢想有行動,有個大媽即刻走出嚟攔,『做乜呀,你哋人民子弟兵喎,應該乜乜乜乜。』」同一時間,幾個大媽齊齊把她送走,「我哋唔會畀佢拉到你㗎,你要幫我哋將啲真相話畀全世界聽」。
群眾只要求講出真相
另一次,她到人民大會堂西門採訪,行家舉機拍攝,閃燈觸動群眾,一度想向她們動粗,直至二人表明身份,「啲群眾聽到,就話『佢哋香港記者嚟,佢哋會講真話,唔好打佢哋。』佢哋對香港記者係好信任,真係會保護你,唔係要求啲乜,只要求你將真相話畀人聽」。
正正是這種接觸,令她「看」到平日無色無味的新聞自由,「佢哋寧願自己死,都要保護你,『你一定要將我哋啲嘢講出去』,令我真係知道乜叫新聞自由」。
6月3日晚,她在外工作,一架裝甲車向廣場東面開進,壓碎一塊石頭,她趕回北京飯店寫稿,苦戰至11時,到準備再出門時,卻發現有人守住飯店門口,她留在露台觀察長安街,看到有人拉大板車推傷者。近凌晨4時,廣場突然熄燈,「咁我哋就知,死喇,郁人喇」。
麥直言當晚感覺行屍走肉,在飯店走廊碰到李卓人,「招呼都冇打,真係傷心到呢,冇嘢可以講」。本來守在服務台監視記者的專員卻失了蹤,「我見佢坐咗喺個地下面,塊面紅晒,好落寞,我諗一個黨員都接受唔到個政府會咁做」。
「當晚好多人都有死心嘅感覺,佢係其中之一,我係其中之一」。一年後她再到北飯,發現原來的專員被貶去當門房,「我一直唔講呢件事出嚟,係因為驚佢連門口都冇得守」。
那晚她睡了幾個小時,王維林擋坦克的場面她看在眼裏,「不過我啲攝影器材冇咁好,六四當日唔係做咗好多新聞,應該去吓醫院、殮房,唔係淨係睇住條長安大街囉,too bad,真係冇鬼用」。她指事前有想過會用到槍和子彈,「但冇諗過有坦克車,個人唔係好負荷到」。
6月5日,麥乘港府的包機離京,回港後,她和行家以文字盡力記錄真相,《人民不會忘記》由此而生,5萬本瞬間售罄,五年前再印1萬8千本,今年重印2千本,六四當晚在維園出售。
六四後,麥加入記協做執委,斷續20多年,「見到啲內地行家咁做嘢,當佢哋揸支旗上街,話『我們要說真話』,我好震撼、好感動,我唔希望香港傳媒回歸後要咁樣做嘢,所以我要返嚟做記協,捍衞新聞自由」。
【六四25周年專頁】燭光不滅,血仍未冷,民主中華,花果漂零。蘋果請你一同見證:良知,從未貶值! http://6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