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抨盲搶地得不償失

學者抨盲搶地得不償失

【本報訊】政府「盲搶地」,各區152幅綠化地帶、休憩用地和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面臨改劃建屋。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批評,政府越是盲搶地,房屋供應越少。發展商未知政府會否加快搶地,市場前景不確定導致低價投地造成流標。政府改劃綠化地帶亦觸動附近屋苑業主神經,環保觸覺今日聯同逾百位業主在政總示威。
姚松炎直言,政府搶地建屋,最終得不償失。他指,發展商投地是按整個地區的規劃藍圖考慮投地,但政府胡亂改劃綠化和休憩用地,令發展商無法預計當區土地供應和景觀的改變,「當你盲搶地,成個市場無論發展商定業主都睇唔通,究竟呢區景觀、環境、綠化會唔會聽日就不存在?咁樣個樓價係計唔掂。」

改規劃減投地意欲

大埔是改劃重災區,有15公頃綠化地改作建屋,姚松炎指3年前大埔地皮樓面地價達8,000元一呎,但近期大埔白石角最低只有4,000元一呎,反映發展商面對不確定因素,不願意投地,「我點知𠵱家出4,000蚊,你遲啲仲會唔會改劃呀?政府將不確定性因素變到無限大,發展商將投標價定到好低好低。」他警告,除非政府肯賤賣土地,否則流標情況持續,房屋供應將不增反減。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政府改劃綠化帶犧牲居民生活質素,今日將聯同大埔居民代表到政總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