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廣場的活碑

死在廣場的活碑

【25年後的自白】
1989年5月4日,跟隨學生五四爭民主的遊行隊伍,加入北京記者爭取新聞自由的行列,我進入了新聞的現場緊守崗位,客觀採訪,報道事實。
整整一個月來日以繼夜的全程民間採訪,見證了北京的這場風波,如何變幻莫測地由愛國學生引領出來的一場公民運動,如何波譎雲詭地產生陰謀權鬥的政治氣候。由學生要求理性對話發展到絕食遊行佔領廣場,由首都宣佈戒嚴,解放軍入城到暴力鎮壓。我只是一個無知膽小的怕事記者,毫無準備地進入昨日新聞,然後走到今日歷史。克盡記錄現場的天職,注定要活下來做見證,沒想到要變成不怕犧牲,背負創傷後遺強忍痛苦。自始至終,我只是不想怯懦地苟且偷生,希望有一天可以堂堂正正站起來做人。

意識到死神近了 要寫遺書

1989年6月4日凌晨守在天安門廣場到天亮清場的每一刻,我竟出奇冷靜地做了一個面對槍林彈雨的戰地記者。4時天安門廣場燈滅,在漆黑中槍聲不絕,我才意識到死神很接近了要寫遺書。當一排排坦克駛進,戒嚴部隊持槍直入,推逼學生撤出廣場,並衝上人民英雄紀念碑,開槍射向學生正在廣播的喇叭,那時候我的靈魂已被攝走了。黑暗無聲的歲月從此伴隨着,並定格在恐怖血腥中。
我死在廣場這個事實,是蘇曉康寫序提到,我才明白活碑是痛苦的根源。我不想重提那夜寫遺書,游順釗為此改動了題辭。我不知道記者舉起相機拍下歷史見證的危險,刪走了馬少方的回憶,我們在廣場第一排直面坦克時,他緊張地說「不要閃燈」,「蔡淑芳,你退下」。
我多想隱匿,沒留活碑。我多想死去,沒留遺書。我多想退下,沒留見證。天安門屠殺沒有血流成河,可是廣場留下歷史的傷口太深,我這怯懦的小記者說不出六四真相,只目睹了被射殺擊倒下的血和光,留下的傷痕卻一直錐心地刺痛,而留在廣場的民族魂,就連死去的事實,也要毀屍滅迹,不許祭悼亡靈。
蔡淑芳 2014.5.13

【六四25周年專頁】燭光不滅,血仍未冷,民主中華,花果漂零。蘋果請你一同見證:良知,從未貶值! http://6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