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新聞,發現連南丫島也要開始建豪宅了,不禁想趁它被改造前,再跟朋友們去度假屋呆幾天。在機票還是很昂貴的年代,宿營,就是我離家喪玩的黃金機會。
打從小學開始,親戚們每年都會搞一兩次宿營,最常去的就是鯉魚門渡假村。其實營地活動都是千篇一律,我只記得白天總是流很多汗,每晚一堆小孩躲在房間,用被單蒙頭講鬼古的時光。
上了中學,更加有數不清的宿營機會。無論是集體跟學校去也好,幾個同學三五成群去也好,只要一有機會往外跑,我都會奉陪。宿營的地點在哪兒,根本一點都不重要。重點是,誰會一起去?雖然當年已經很流行情侶「生仔營」,反正有不少朋友的初夜,都是在度假屋遺失啦,但對我來說,宿營是整個青春期最值得紀念的時刻,跟一堆朋友玩非洲話事啤、hand killer才是正經事。而最最最重要一點,宿營,是觀察所有人際關係的不二之選。
青春的基本權利
也許是荷爾蒙作祟,也許是天生桃花旺,反正每次去宿營,總有朋友成為一對。其實以每次都有六至八人的比率來計算,極其量去三至四次,都應該全部都成為情侶吧?可是恒常有「艷遇」的,其實僅限於一兩個。而他/她們都有一個去camp模式:無論單身還是拍拖,都會突然在宿營那幾天,自動黏貼上另一個人,但戀情就只維持到離開度假屋的剎那。而我等但求燒雞翼與游水的儍人,很明顯就是上佳的「心事收集箱」。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個晚上,在星光與海浪聲之下,聽着他/她們的即興情史。相信我,這時候千萬不要給意見,因為只會浪費口水,換來更長的聽心事時間!
還有就是每次宿營,都要應付女生朋友們的眼淚。有時候我會懷疑,度假屋裏可能真的有鬼,不然為甚麼去那麼多次,我都會遇到女生哭?噢,差點忘了說,宿營必備的節目,就是「排排坐,傾心事」。別問我為甚麼要傾,反正就好像打風要去唱K一樣吧。無論白天玩得有多瘋,一到深夜以後,那些女生朋友就像人格分裂一樣,馬上變得多愁善感,連問她「明天去哪裏?」,她們都會含淚說「不知道」。至於為甚麼要流眼淚呢?官方原因肯定是家裏/學校不開心,實際上嘛……就是看到心儀男生在宿營期間,對另一個女生好一點囉。而這些「真心話」,通常只有離開營地,她們才願意說出來呢。
看到這裏,你肯定覺得我口是心非,既然不享受,乾脆別再去宿營嘛。拜託,「扭捏做作」就是青春的基本權利啊!無論度假屋的床有多惡心,朋友們配搭有多突兀,女生在互鬥有多煩,都無損我們一起宿營的興致。因為多年以後,我只會記得在度假屋天台,那一片比頭皮屑還要密佈的星空。
【前世作孽,今生寫字】
撰文:陸以心
《春嬌與志明》編劇,精神與肉體長期處於越吃越餓狀態。
本欄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