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希望轉型成為快速零售商的李寧(2331),去年股價一度炒上;但公司管理層於今年3月發佈業績時,卻拒絕再給予市場任何具體的業務指引,觸發投資者憂慮及不滿,狠沽李寧。據悉,李寧今日將在北京舉行投資者日「補鑊」,基金界預期公司將會透露最新的銷售情況,並給予新的業務指引。李寧昨日跌2.8%,收報5.28元。
前年私募基金TPG入主李寧救亡後,市場憧憬李寧可改革成功,股價曾一度急升。不過,李寧自3月中公佈業績後,由於拒絕向市場提供具體的業務指引,引來投資者急急沽貨,股價一周內曾累跌逾20%。其後股價縱稍有反彈,但仍較業績前累跌超過一成。
有基金經理表示,李寧管理層連今年的銷售是否可以止跌回升,都不願意明確評論,令市場擔心其復蘇之路仍相當漫長:「如果今年仲要關舖,整體銷售仍然係無增長的話,咁公司肯定要繼續蝕錢。大家會開始質疑,整個改革係咪真的有成效,還是只是『曇花一現』。」
分析:現價水平仍偏高
有外資分析員認為,李寧現價水平仍然偏高,加上公司未有披露足夠的營運數據,亦沒有給予市場任何指引,令投資界根本「計唔到數」。「銷售回升只是第一步,之後新公司的盈利能力又會如何?由以往單是做批發,改為零售主導,要持續投入資金去建設渠道、宣傳品牌,李寧下一步要說服市場的是如何盈利。」
瑞銀早前就發表報告,指李寧在首兩季推出了由韓國團隊所設計的產品,據該行觀察,有關產品的反應相當理想,更有個別產品在開季首兩星期已賣斷貨。該行認為,李寧的銷售復蘇,於今年首季已經出現,故維持對李寧「買入」評級,目標價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