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訪】
逾75年歷史的老字號餅家「奇華」,由第二代掌門人、集團董事總經理黃錫祥進行翻天覆地的變革,家族生意成功趕上時代的巨輪。咬一口奇華唐餅,肥膩味道沒有了,卻多了第二代承傳父親心血的親情味。
換走嫦娥盒 被父親質疑
90年代初期,正值本港中式餅店的黑暗期,「100間冇咗95間有多!」黃錫祥接受專訪時分析,傳統餅家未能跟隨時代步伐;「以前嫁喜男家過大禮,嫁女餅斷擔斷斤買。」不過都市人越來越繁忙,輕便簡捷的西式餅卡興起,加上傳統禮餅「冇體面冇包裝又老土」,很快就給有禮盒包裝的西餅「比下去」。
1995年開始接手家族生意的黃錫祥,推行變革「奇華」品牌。就算沿用了60年的嫦娥月餅盒,也更換以皇帝做封面的餅盒,父親質疑:「做乜掉咗我個靚女,用個白鬚公代替!」
禮餅也要減少肥膩,「50年代打完仗,啲人肚又瘦、腸又瘦,食極都唔會有膽固醇;𠵱家就太好營養,要食得清淡啲。」不過作為傳統餅食,改變也有個限度「我哋唔會做法式麵包。」
1938年創立至今,分店數目59間。黃錫祥慨嘆生意利潤微薄,「以前爸爸年代,做一年已經可以買個舖位,𠵱家做幾年先買到個舖!」
黃錫祥言談不時顯現對先父黃業榮的孝敬,「父親14歲出嚟做嘢,養活13個子女,唔可以將奇華搞壞!」60年代香港發生多宗銀行擠提事件,令人對排隊產生陰影。中秋節前夕,黃父為出現取餅人龍,會封兩元利是給客戶,說「做唔切,一回再嚟取貨」就此打散人龍。
家族生意要避免爭產,黃認為最重要是融洽相處,工作分配能者居之,不會重男輕女,「仲要睇家運,到𠵱家仲好好。」他又指家族生意的好處,就是管理層會用心經營。
記者:周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