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鏟鏟中波梗唔使foul!」、「隻手掂到波一定要吹手球!」、「隊長唯一有權向球證抗議。」、「門將出迎時掂到前鋒隻腳先,一定12碼啦!(圖)」以上幾句「球例智慧」,到底邊幾句係真?答案係:全部都真唔晒!
感謝足總裁判經理張炎有導師熱心協助,為香港足球評述員協會舉辦了「FIFA最新球例研討會」,除為會友釐清很多球例灰色地帶,亦講解了國際足協對多條球例的最新定義。例如:守方飛鏟縱使鏟中波,如動作有危險性一樣可吹罰兼黃牌;手球最新定義包括球員的手要有蓄意動作(deliberate),或處於「不自然」位置(如舉高了),如手放在胸前近距離被省中,而手沒有用力,球證便未必會吹罰。而無論隊長、球員還是教練,亦無權在球賽中向球證理論的!
為打擊插水,門將出迎時如動作全心去波,而接觸力度明顯不能撞倒對手(即對手蓄意放軟隻腳讓門將「撞」中),縱有接觸,現亦未必吹罰,反有可能吹插水呢!總括來說,球證除以往球例,還要在瞬息萬變的球賽中判斷球員啲手係咪喺「自然位置」、球員跌倒有冇做戲,所要求的集中度和分析力係接近瘋狂!而且體能要求極其嚴格,故頂級裁判都有年輕化趨勢。本屆世盃,較新鮮的是球證會於禁區外罰球畫一條白色10碼線,杜絕「人牆自動前移」。所有世盃球證現都要孭着這支噴漆來受訓呢!
方柏翹
now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