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中越衝突的盲點 - 利世民

利字當頭:中越衝突的盲點 - 利世民

越南爆發排外政治運動,主流都說是因為南中國海資源爭執而引起。但我很懷疑一般的平民百姓對國與國之間的資源爭奪,究竟有多肉緊?
再者,國與國之間,雖然因利益,時有衝突,這些因為利益而引起的衝突,因理性而起,也會以理性手段終結。國際關係當中,最難化解,就是人民與人民之間,純粹意識形態的種族仇恨。為鞏固權力,也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政治既得利益有時會製造意識形態和種族敵對面;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外國勢力」,是最方便不過的藉口。但各國政府稍有理性的都知道,以製造假想敵去團結人民,可以是引火自焚。以中日關係為例;大陸政府既要讓民憤得到發洩,但不可以過份舒張,政府又要不失大體,表面上又要站在人民一邊。這是微妙的平衡,非常考功夫。
在越南做生意的港商私下表示,他們相信越南政府有能力控制局面。言下之意,就是指暴徒是在政府默許下進行。我明白,一直都在跟極權政府打交道的商人,除習慣為政府講好話,也會相信政府無所不能。可是,總不能否定,今次可能是越南政府也怨束手無策,真正由下而上的排外暴動,政府很難以武力鎮壓?假如越南政府粗暴鎮壓,亦沒有人可以擔保,會否引起更大民怨。
中越兩國,久不久就會來些米高峰外交。但從具體的客觀證據看來,兩國還是頗為克制。越南傳媒對中國的報道,只要稍為偏激,也會被勸喻,甚至停刊。看來越南政治並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增加事端。至於北京,就更不用說,沒有條件,也沒有必要將南中國海搞得太複雜。
在廿一世紀,所謂的資源爭奪,陰謀論不但過時,也十分之膚淺。一個石油,一個氣田,頂盡是幾十億美元價值的儲藏,不值得去打國家為此開戰。
再講,今天有甚麼是不能夠從國際市場買回來,為甚麼大家仍然覺得非打不可?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