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顧:重估物業後 資產淨值升五成新中私有化 溢價變折讓

財顧:重估物業後 資產淨值升五成
新中私有化 溢價變折讓

【本報訊】新世界發展(017)於3月中提出私有化新世界中國(917),交易的股東通函上周五晚上公佈。據獨立財顧提供最新資料顯示,新中持有的物業,經重新估值後,其資產淨值(NAV)較原先突然大幅上升50%,至每股10.07元,令私有化價由「有溢價」變成大幅折讓逾三成。
記者:吳綺慧

新中經物業重估後,賬面值大升;新世界原本疑似是用「慷慨價」來收購,但倒頭來仍屬是「執平貨」。瑞信早前曾指出,由於新中在內地持有大量購入逾10年的舊土地儲備,只以當時的成本價入賬,故新中的賬面值,一直未能反映其持有資產現時的市場價值。
根據新中聘請的獨立財顧新百利、以及估值師萊坊的報告指出,新中截至去年底止的NAV,原本為579.82億元,較當於每股6.68元。但經過萊坊兩個月來對公司的物業重新評估後,其截至去年底、經調整後的NAV,卻已高達873.8億元,即每股10.07元,加幅達50.7%。
新世界發展是以每股6.8元提出私有化新中,原本是較新中NAV有1.8%溢價,作價一度被市場形容為「相當慷慨」及「不便宜」;但如今NAV經調整後,作價已變得為較NAV折讓32.5%,即時變成是「執平貨」。
新百利的顧問函件,亦列出了過去10年上市地產公司的私有化數據(詳見表),作價較NAV的折讓介乎12.1%至46.7%,平均值為28.1%。即新世界是次「出手」,價格仍是略低於過往其他私有化例子的平均水平。

新世界拒調高作價

儘管如此,新百利在顧問函件仍建議新中股東贊成是次交易,理由是新中在過去兩年多來,股價一直徘徊在1.512元至5.14元之間,從未曾高過新世界提出的作價6.8元;加上新中的成交量持續偏低,未來公司獲其他第三方提購的機會微,故認為是次私有化,是新中股東趁機套現的機會。
新世界在通函中再次重申,不會調高私有化的作價,強調這是「最終作價」。
新中將在6月16日舉行股東特別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