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抗癌二十年 - 張淑儀

乳你同行︰抗癌二十年 - 張淑儀

義工何姑娘的離世,令我想起另一位於五年前過身的病人,她為抗癌足足奮鬥了二十年。
這位病人,病初發時三十八歲,發病初期的切除手術,在加國進行。回港後身體檢查發現癌指數超標,經檢驗證實癌細胞擴散到骨,她來診所見我,當時她沒有甚麼症狀,亦沒有骨痛。我為她處方藥物治療,而任職公務員的她,亦暫時停工以專心治病。一年後見無異常,精神又好,她於是復工。
乳癌擴散了,今天會作為一個慢性病來醫治,因為治療方法很多。不過擴散的病情,始終會發展。過了足足十年,她的情況開始較難控制,並逐漸擴散到了肝。由於治療費較昂貴,她由原來私家診治,轉到政府醫院繼續治療,但一直與我保持聯絡,做過甚麼治療,都會告訴我,適合時我亦會提供意見;我亦會將她的個案,在我醫院專家小組開會討論,治療建議會轉介她的政府主診醫生知道。
直至有一天,我收到她丈夫寄來的卡,表示太太已經走了,但她很多謝我多年來一路的照顧。雖然最終仍挽救不到她的性命,但回想起來,我已盡心盡力,希望可以延長她的壽命,以及盡量令病情推遲惡化。
每當有病人離去,都令我感到生命的無奈。癌症現時已超越心臟病及中風,成為香港市民的頭號殺手。醫學不斷進步,延長了病人的生命。廿年前患心肌梗塞的病人很易死亡,一定要做搭橋手術;今天病人稍感不妥,便可做通波仔手術,三條血管做齊也可以。醫治癌症亦一樣。人的壽命越長,患癌機會越高,只是乳癌發病年齡較早而已。人如機器,若然身體強壯些,較易抵抗到一些細胞變異。而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是健康長壽最基本第一步,第二步是治癌方法,這得依賴醫學上的進步。不過,及早發現,才是治療的關鍵。香港治癌與西方國家看齊,落後的是及早檢查還未普及。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