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絮語】
經常閱報的人,相信對1,414這個數字不會陌生,因為今年3月,城市大學的調查發現,直至去年8月,有1,414名市民無家可歸,每天在街頭露宿,數字比政府公佈的700人多了一倍。筆者一直認為露宿者的實際人數應超過1,414人,因為上述調查只集中在深水埗及油尖旺區進行。
露宿者除了睡在街頭、天橋底和行人天橋上之外,部份選擇睡在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理由之一是深夜顧客不多,即使在店裏一角伏在桌上睡覺,也不會對店舖生意有太大影響。
離本人家居不遠的轉角處,便有一所全天候營業的麥當勞,地下只有營業部和廚房,閣樓才是顧客進食之處。由於工作人員集中在地下,加上夜半顧客不多,工作人員很少上樓干預那些「睡客」。一名相熟的女店員告知,明知那小撮人都是逼不得已才這樣做,既然不影響營業,也就「隻眼開隻眼閉」好了。據說另一個露宿熱點是醫院的急症室,則令人有點意外。
機構宿位只能住六周
要更確實知道每區露宿者的數目,社會福利署或民政署可在區內進行調查,才有助了解如何提供協助。目前的政策有點把露宿者趕盡,例如在公園的長凳加上扶手,淋水及灑臭粉等,理據之一是保持公園的面貌,但當局卻忘記了照顧市民所需是政府的責任之一。
資料顯示,當前有數所社福機構提供約200個宿位給露宿者,但只可留宿六周,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政府該好好想辦法。
撰文:資深社會工作者陸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