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礦小鎮 蘇聯時代生活水平高

鈾礦小鎮 蘇聯時代生活水平高

爆發昏睡潮的克拉斯諾戈爾斯克鎮,在蘇聯時代既神秘又風光,全因當地有可採集及提取放射性鈾元素的鈾礦。

礦工每年買得起三輛新車

美蘇冷戰期間進行軍備競賽,蘇聯要收集並囤積大量的鈾製造核武制衡美國,因此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地位非常重要,甚至是由莫斯科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對外封鎖,不得擅自出入。
雖然沒有出入自由,但當地居民生活水平之高,是當時蘇聯內少見,因為許多人的工作都跟鈾礦有關,對國家非常重要。鎮議員拉茨懷念地細數風光歷史:「我們的商店甚麼都有,肉食、煉奶、南斯拉夫入口的皮靴。普通礦工每年買得起三輛新車。鎮上兩間託兒所都有泳池。」但1991年蘇聯解體後,該鎮所獲撥款驟減,迅速沒落,人口由高𥧌時的6,500人,跌至大約130人,現今有如鬼城一樣,冬季時連暖氣亦時有時無。
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

豎立着列寧像的卡拉奇村,位置接近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