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日將公佈本港今年首季經濟表現,據彭博統計,市場預期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為2.9%,略低於去年第四季的3%。經濟師指增長放慢,主要是受外貿及零售市場表現較遜色所拖累,若情況變壞,第二季失業率更有上升壓力。
記者:周燕芬
美銀美林經濟師周奐彤估計,今年首季GDP按年增長3%,雖然期內外貿和私人消費表現有所減弱,但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令增速與去年第四季持平;按季增長則明顯由1.1%減慢至0.6%,大型公共基建和私人地產建設仍支持投資增長。她料今年首季本港的整體出口增長僅0.7%,遠遜第四季的5.8%,零售業總銷售貨值亦僅4.2%低單位數增長。
內地放緩影響較微
市場亦關注內地經濟放緩對本港經濟造成的影響。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林浚泓認為,內地結構性調整對本港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約為0.3至0.5個百分點;而本港私人消費因內地增長滑落而下跌的幅度為0.6至1個百分點,不過,若發達經濟體復蘇步伐得以加快,則內地增長放緩情況便毋須過於憂慮。他認為投資收縮才是本港經濟主要隱憂,預期未來數季本港經濟增幅保持約3.5%水平,外圍形勢仍有利於本港經濟發展,維持全年3.6%經濟增長不變。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較悲觀,他估計首季經濟或放緩到2.5至3%,相信要待今年下半年增速才會明顯加快,維持全年經濟增速3.5%。
對於近期本港零售市道表現遜色,周奐彤指有機會下調對本港零售全年8%增長預測,政府正檢討自由行政策,預期港府不會將每日入境自由行人數設限,但有機會將其中深圳居民一簽多行作出限制,這樣將令本港零售增速減少2.9個百分點至5.1%。
本季消費仍不樂觀
對於五一假期內地訪港旅客罕有錄得跌幅,她認為或與旅客不集中假日訪港,以及過激的反自由行活動所造成,「去旅行唔會選唔歡迎自己的地方……澳門地方更細,都冇聽過反對聲音……旅客有助刺激本港市場,唔可以唔歡迎佢哋」。她對第二季本港零售表現並不樂觀。鄧世安亦認為,本港零售市場開始踏入調整期,消費減弱將影響本港經濟增長放緩,第二季本港失業率有上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