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專題:傳媒篇】第二集:當年集體辭職:失去互信基礎 不如離開

【六四專題:傳媒篇】
第二集:當年集體辭職:失去互信基礎 不如離開

當年在亞視新聞部輝煌時期,徐佩瑩笑言他們懂得自嘲:「我們很自豪,在一個資源不充裕的情況下,也能做出成果,得到認同,這些很重要。」徐回憶當時新聞部士氣高, 有體諒的上司和合拍的同事。

1994,因為高層變動,六四五周年期間竟要求禁播有關西班牙電視台拍攝,徐佩瑩毅然與五位同事辭職,被稱為「六君子事件」。對於當年劈炮,徐淡淡說道:「辭職是應有之義,管理層連一條並不敏感都禁播,要還公眾一部分缺失的歷史真相,這些片段連大台都沒有 。」

離開新聞行業五年,徐佩瑩認為現時香港傳媒的死症是社會失去耐性,透徹深入的報導沒有市場,兩極化嚴重。「我們以前的訓練是一定要客觀全面,你掌握真相事實少,就很危險 。」對於平反六四的機會,徐佩瑩認為需要很長時間,最重要是自強不息,事情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香港核心價值是自由、守法、尊重法治的話,你有深度、優良文化,總會影響不優良的文化。

近年本土派抬頭,見證中共政府在天安門屠城的謝志峰,為何仍高呼:「我是義無反顧的大中華膠」呢?請留意下集內容。

【六四25周年專頁】燭光不滅,血仍未冷,民主中華,花果漂零。蘋果請你一同見證:良知,從未貶值! http://64.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