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肥厚似扁平足

腳底肥厚似扁平足

【觀察足弓】
兒童先天的足弓較矮,加上腳底的脂肪層較厚、韌帶偏柔軟,令人在外觀上看似是扁平足、即「柔軟性扁平足」。這屬自然現象,多數人無症狀。隨成長兒童腳部的脂肪層減少、韌帶變強壯,當踏入七至八歲,足弓開始成熟、約10歲時足弓便會成形。
杜啟峻醫生表示,腳部的足弓有吸震作用,有助人體走路時更有力。「病態性扁平足」則屬不正常發育,因腳部骨與骨之間錯誤黏合,引致難以正常郁動,令足弓無法成形。
外觀所見,病態性扁平足的患者,其腳前掌會比較外傾、腳跟向內傾等。從側面觀察,腳橋的足弓位置會明顯下陷。如鞋子承托力不足,扁平足患者因腳跟內傾,走路時鞋子內側會經常被刮花、內踭較易磨蝕等。

足弓疼痛才須求醫

杜醫生續稱,大部份求診兒童都屬於柔軟性扁平足,日常毫無症狀,「只係阿媽嫌佢隻腳太扁」,故帶往求診。部份家長會要求醫生為病童度身訂做矯形鞋、或加入特製鞋墊。惟實際上,多數兒童只接受定期觀察,毋須進行治療。
家長要評估子女是否出現病態性扁平足,要細心留意子女,如子女走路短短10分鐘、足弓已感到疼痛;或做運動如跳躍落地時,也會有痛楚感覺,便可能受病態性扁平足困擾,宜及早向骨科醫生求診。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