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蟲生在水稻田的泥土之中,當造之時,隨着稻田放水,從出水口湧出,人們便守在出水口,或用桶,或用籮,一桶桶一籮籮捕撈。從前數量龐大,價錢很便宜,但近年數量少了,吃的人多了,價錢也就由本來的二三十元一斤,飛漲到一百七八十元一斤。於是在飯店中吃禾蟲,就得兩百多人民幣一斤了。
飯店老闆告訴我,如此禾蟲真的供不應求,本地貨源不濟的時候,還要從廣西或越南進口。我問他,若是田裏農藥下多了,禾蟲可會減產?他說這是一定的,農藥多了,禾蟲就少。看來,這倒也是一個測試稻田污染程度的辦法。
禾蟲本身很是敏感,碰到油或鹽,馬上自動爆漿而亡。飯店夥計跟我說,就算是帶着煙味的手指碰到禾蟲,牠也會爆。我讓他試試,他用挾過香煙的食指去碰一條禾蟲,禾蟲果然肚穿漿爆,軟塌塌只剩下一層血衣,好像吃了什麼劇毒之物一樣。
飯店老闆說,從前許多香港人在他飯店吃焗禾蟲,吃完了便十幾砵打包買回香港送朋友,那時候一砵焗禾蟲不過三四十元,但現在已經賣到一百多,成了矜貴之物。順德一帶有鄉謠曰:老公死,老公還,禾蟲過造恨唔返。意思是說老公死了還可以找,禾蟲過了造就吃不到了。可見禾蟲是廣東女人的恩物。
我們的導演Eric說,他外婆當年得了骨癌,藥石無效,時日無多。一天,全家人替她告了假,接出醫院,好不容易在香港找到一家有禾蟲賣的飯館,讓外婆吃了一份砵仔焗禾蟲,老人家很是滿意,像了卻了心願一樣,不久之後就走了。那時Eric還小,但對那頓飯那一砵焗禾蟲記憶猶新,一直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