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救救孩子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周融為首的「幫港出聲」又再出招,今次「搞細路」,昨日舉行「幫幫家長救救佔中孩子」記者會,宣佈去信全港五百多家中學,反對教師以「培養獨立思考」為名,呼籲或組織學生佔中。民建聯「爆粗」大狀馬恩國更認為,若學生佔中被捕,學校及教師可被法律追究。
約兩小時後,出席另一活動的教育局長吳克儉,有備而來地拿出講稿,主動透過記者公開呼籲教育界和家長:「唔好俾我哋嘅同學、佢哋嘅子女,參與或被教唆去參與違法嘅佔領中環行動」。他又威嚇教師,若參與佔中,將隨時因犯法丟失教席。有記者問若學生只是旁觀考察佔中有否問題,吳克儉沒有正面回應,只說「學習有好多方法」。
吳克儉今次首度發表強硬的打壓佔中言論,跟「幫港出聲」一唱一和,並明顯跟之前的態度有別。去年七月,協恩中學邀請戴耀廷和范徐麗泰出席論壇向學生談佔中,引起建制派輿論攻擊。當時吳克儉回應,若學習目標清晰,學校可舉辦同類論壇,並應向學生提供多元資料,讓學生全面討論,且當局與學校已有課外活動指引。
那時,吳克儉雖民望低下,說話還不至大失分寸。但今天,為了打擊佔中,身為教育局長卻不惜公然踐踏學校自主、侮辱教師專業,更甚者,在教育界製造白色恐怖,扼殺學生學習空間。可見,在政權眼中,形勢已進入關鍵時刻,以致當局無所不用其極,試圖消滅佔中於未發之時。
不過,「幫港出聲」的所謂法律意見固然牽強可笑,吳克儉的言論也可能連他自己也說服不了。
首先,佔中運動早已表明,不鼓勵未成年人士參加。吳克儉所謂的「佔領中環行動伸延到學校層面」,「學生會受到某些團體或人士號召而參與違法活動」,究竟是指甚麼?是否課堂討論都成為「教唆」?
吳克儉是在製造寒蟬效應。學生參加佔中要校方和教師負責,教師參加佔中隨時失業,連學生為了學習討論或考察佔中也不可以。但這明顯有違教育需要,甚至與教育政策背道而馳。學校有通識科,今年文憑試題也觸及元旦倒梁遊行等主題。
請問吳局長,既然公開考試也可能觸及的議題,學生實地考察,了解學習,有何不妥?難保明年文憑試不考佔中呀。理論上任何群眾活動都可能有人被警方指違法、或出現安全風險,那是否學生只能留在家裏或學校學習?
佔中是為了爭取普選,爭取普選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在有民主、法治、人權保障的地方生活。就算不支持以佔中方式爭普選,教育也應該是激發學生好奇探知、究尋真理,明辨是非。我們不可以讓我們的教育官員為了政治目的令教育變質。救救孩子,我們應該清楚向吳克儉表明,反對他的謬論;向學校和教師表明,支持他們捍衞教育孩子的空間。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