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5周年】
Jeff Widener拍攝的《坦克人》(Tank Man)成為天安門事件的符號,呈現了個人在無情的國家機器前的良知與勇氣之極致,25年來激勵人心。傳稱「王維林」的相中勇士身份及下落至今成謎。而發生在方政身上,是截然不同關於坦克的故事,坦克在六部口高速衝殺已撤出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方政為了救人失去了雙腿,更多學生失去生命。沈彤正在拍攝《坦克人》的電影,希望借這些坦克的故事找尋天安門的精神:「八九六四不只代表悲情,而是人類精神的昇華。」
「我一輩子從沒那麽害怕過,真的很佩服那些示威者。」《坦克人》照片攝影師Jeff Widener日前接受《蘋果》採訪時說,25年來時常想起那個手無寸鐵擋坦克的中國男子,很想知道他的下落:「我經常會想他在哪裏。他可能被殺,可能被捕,但一般人總有個下落,25年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裏,我覺得難以置信!」
當年6月5日長安街上,一名手拎膠袋、穿白襯衫黑褲的男子擋住一長排19輛坦克的去路,領頭坦克試圖繞開,但是男子不斷左右移動繼續擋在坦克前,還一度爬上了領頭坦克與炮手交談。
遺憾沒有正面照片
「我很小心的去記住當時情景,但那是個非常忙碌和混亂的時刻。我在考慮距離問題,他非常遠。」當時受僱於美聯社的Jeff Widener,在北京飯店6樓陽台拍攝下這張經典照片。「我要決定是不是去換個長鏡,賭一鋪,我要是去拿的話,很可能就失去了這個人的照片。但我還是賭了,換了鏡頭,能夠看清楚他了,但我在想怎樣構圖更好,焦點是整個畫面而不是他。遺憾沒有他的正面照片。」
雙方對峙了一段時間後,坦克人被人拉離現場、坦克隊伍則是繼續前進。底片輾轉交到美聯社沖曬出來,全球轟動,中國中央電視台當年六四清場的報導中將其稱為「螳臂擋車的歹徒」,而西方社會則將其稱為「坦克人」,他「螳臂擋車」的勇氣甚至在後來的東歐劇變中鼓舞了東歐國家的民眾,Jeff Widener憑藉此相入圍普立茲新聞獎。
「為了這張相片我已經接受了幾百萬個專訪。這張照片有很多故事和角度,而這完全是我的意外收穫。我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會走進天安門鎮壓這件事裏。」 Jeff Widener走過一百多個國家,採訪過海灣戰爭等,但他覺得八九六四的天安門最恐怖:「我從未這麽怕過,我真是很敬佩那些示威者,我怕成那樣,而他們敢於走上街頭,真是令人印象好深刻,很鼓舞人心。」
Jeff Widener 6月3日晚在長安街被示威中的亂石丟中頭部受傷,相機受損才回到酒店。他說撿回條命,當時6月3日晚上好多外媒記者在酒店,大家都在問外邊發生甚麽事,但沒有人敢出去看:「當時回到酒店,聽到槍聲,我還以為天安門廣場在放炮仗。考慮了很久要不要回天安門。我上司說不要去,他們在殺人。」
「中國人內裏欠自由」
1995和2009年,他重返中國:「很有意思,那是非常感性的旅程,我看到很多很多轉變,經濟進步了,有些人試圖不去想這些壓抑。表面看起來高興,我感覺他們內裏還是少了甚麽,就是自由。」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