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反同組織「扮鬼扮馬」,祭出聯合國之名來推銷「一夫一妻」理念,本報翻查資料,聯合國根本沒就「家庭」一詞下定義;平機會批評維家基金的家庭定義狹窄,「不只有異性戀者才有家庭」,認為在討論家庭價值時不應排除性小眾家庭。
維家基金多次強調活動與反同志無關,在網頁上更一而再聲稱,「在啟動禮中,並無必要針對任何單一的議題去表達強烈立場,免得社會誤以為我們對家庭挑戰的認識是如此不全面……我們不打算亦沒有計劃在啟動禮對社會外界人士所倡議的任何議題作出反對的表達」。
本報曾致電支持團體基督教服務處及基督少年軍,兩者均表示同意愛護家人的主張,支持今次活動,但不會就反性傾向歧視立法及同性婚姻表態。
平機會回應指,尊重不同團體及個人對家庭價值各有定義,「然而,家庭的定義並非如有關團體所描述的如此狹窄,並不是只有異性戀者才有家庭,同性戀者及其他性小眾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他們也是別人的兒女、兄弟姊妹或父母,所以在討論家庭價值時,不應把有性小眾的家庭排除在外」。
多項國際公約列明不應歧視
發言人指,希望團體在宣傳「聯合國國際家庭日」時,亦尊重聯合國在多項國際公約中列明不應歧視性小眾的宣言,「尊重性小眾享有的家庭價值,更不要把性小眾看成是家庭價值的破壞者」。又指在多元共融的社會,不少有性小眾成員的家庭也是溫馨及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