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消失於歷史裏的山頂豪宅Craigmin East,藏於Martin Ough Dealy祖母的寶盒裏,Martin的媽媽Margaret Ough曾在此度過十多年青春,而她顯然是一個說故事高手,引得Martin繼續追尋家族歷史的吉光片羽。Dealy家族自1880年起於山頂定居,Martin的祖父T.K. Dealy便是皇仁書院第三任校長兼中國通,舅公Sir Arthur Henry Ough曾參與興建香港大學及九廣鐵路,家族歷史與十九、二十世紀香港發展交織,比山頂的繁華社交生活更讓人好奇。
記者:邵超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金鐘廊Wheelock Gallery正展出山頂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珍貴歷史照片、文物及山頂獨有植物標本,展覽介紹曾居於山頂的Dealy家族故事,難得現年80歲的家族後裔Martin Ough Dealy來港分享。現居於新西蘭的Martin認真地說:「很艱難才向姐姐取得這些舊物來港展出。」儲舊物是女人的天性,古今中外皆然,家族中的女性總是掌管着舊相簿、舊物等家傳之寶,男人勿近。Martin從這些舊物裏,對照着媽媽說過的故事,還設立網站,鉅細無遺地書寫家族故事。家族故事登場人物繁多,當中不得不提其外祖父T.K. Dealy。
何東送銀碗念友誼
Martin的外祖父T.K. Dealy經營石油生意致富,大宅Craigmin East(忌利文宅)建於歌賦山馬己仙峽,在日治時期毁於一旦,只留下一個舊地址的線索Lot 70。「大宅共有兩座相同的兩層高建築,Dealy家族佔據了東座,西座另有一戶人家居住,但戶主不詳。」根據母親的回憶,東西兩座有小徑接通,花園佈局依山而建,觸目所見,花園被陶瓷大象花盆佔據,估計來自東南亞或泰國,數目逾100隻!這種融合東方元素的佈置,在大宅內的繪畫室、客廳、睡房裏比比皆是。「跟同時代的歐洲人不同,祖父是著名的中國通,能說流利的廣東話及熟悉中國文化。」他也喜愛打麻雀,Martin這次為展覽帶來了一個刻上囍字的麻雀套裝,木盒傳承至今已是百年古董,遺憾的是盒內原裝手工雕刻象牙麻雀,因法例而未能帶入境,只能換上竹製麻雀代替。
在母親的回憶錄裏,T.K. Dealy喜歡流連嚤囉街尋寶,當時上流社會視之為三山五嶽之地,但他帶着防身手杖便去搜尋奇珍樂而忘返,「舊照片裏的古玩舊物不剩一件,家族也沒有記載,相信是祖父離港時變賣了。」在祖母的家傳盒子裏,有好些平凡卻同樣珍貴的舊物,譬如一封致當時任皇仁書院大監督(校長)的戴利(T.K. Dealy)的家長信,內容大致是解釋兒子事出有因才曠課。Martin只懂說廣東話「你好」和「唔該晒」,也是首次得悉信中內容,大家也覺不可思議,想不到這封信祖父珍而重之保留至今,可能攸關一個學生的清譽。T.K. Dealy是皇仁書院(前中央書院)第三任校長,有份編纂中英字典,對於華人教育更是不遺餘力,他與皇仁舊生何東爵士更是老朋友,1918年Dealy家族離港時,何東特別打造一個銀碗給這位老朋友做紀念,呈花形的銀碗每一瓣更雕刻了不同的花鳥圖案。
Martin外祖父身世顯赫,祖父Ough家族則是英國世代貴族,富甲一方,其中包括對香港作出不少貢獻的建築師Arthur Henry Ough。他在1888年至1919年間在港任百年建築大行Leigh & Orange的股東,有份設計香港大學和九廣鐵路這兩項重要建設,至今仍然牢固。
山頂酒店舞會常開
翻開三本家族相簿,嚮往流連於舊香港的街角,想像山頂的風流往事,有一封邀請函引起我注意,邀請函年份不詳,卻有港督府印鑑,原來是港督梅含理(Francis Henry May)的夫人邀請T.K. Dealy夫婦到府晚宴,結束時間竟是凌晨一時半,可見當時宴會氣氛的熾熱。山頂在開埠初期只有十來戶住宅,那麼Dealy家族的「鄰居」還有誰呢?他們自然都非富則貴,跟Dealy家最近的要算是加列山的夏普(Sharp)家,夏普夫婦於1858年在香港開設印度商業銀行分行;太平山頂的「舊總督山頂別墅」,為前港督麥當勞的夏季官邸,是首幢專為舉辦宴客盛會而建的別墅;「The Eyrie」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期山頂最高的住宅,為香港首富庇理羅士的避暑山莊。位於爐峰峽的山頂酒店是宴客的中心,於十九世紀首次開幕並接待夏季訪港旅客,是當年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而位於觀龍角中的山頂會所是當時達官貴人的社交耍樂聯誼場所。山頂會所有三個網球場、一個欖球場和一個大型植物園,《20世紀香港印象》(1908年)一書便提到,下午五時至七時半是橋牌時間,晚餐前後會所內的繪畫室和閱讀室便會合二為一,通常會舉行小型舞會,走廊成為會員們在舞曲間休息放鬆的場所。Martin說:「山頂自成一個小社區,設施一應俱全,我的祖父母便於山頂教堂結婚,而母親於1907年在山頂醫院出生。」山頂除宴會不斷,當時上流社會流行的運動是槌球、網球、狩獵等,在老照片裏Martin母親一家更經常一起開派對、游泳,生活富足而休閒。
那些Dealy家族不能企及的年代和財富,時隔百年後透過洗舊的黑白照片,我們跟Martin一樣是時代的旁觀者,想當年風流。在同一時代,還有很多山頂和香港故事,等待繼承者們發掘,這些垂垂老矣的家族歷史傳承人,在等待着下一個繼承者,幸運的是,Martin似乎找到接班人。6月後,這些舊物便會送回澳洲Martin姐姐家。
珍藏家長求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