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彤拍坦克電影還原事實讓世人理解

沈彤拍坦克電影
還原事實讓世人理解

定居紐約,從事創投基金行業的前學運骨幹沈彤,近年處於「退休狀態」:抽一年時間到紐約電影學院做訪問學者,一邊拍攝一套關於坦克人的電影。他日前在美國接受《蘋果》專訪時說:「我要把事實還原,讓世人理解這幾個坦克情景代表的意義。六四事件對於我個人、國人甚至全世界,不只代表悲情,而是人類精神的昇華。」
「基於方政,和坦克人的故事。也基於我自己的小說。這個紀實劇形式的電影裏會有很多調查記者式採訪。希望把公眾對坦克人的概念進一步豐富,以及回歸真實。」沈彤希望重現89年關於坦克的三個重要情景:是坦克軋死天安門和平撤退的學生,軋傷包括方政;6月5號一人擋坦克的畫面;6月3號夜裏市民為保護學生與裝甲車衝突有人為此坐牢22年。「明明中國情況並沒有比89年更好,香港和台灣都因中國影響面臨很大挑戰。所以我特別要去挖掘坦克人的意義,也是對非暴力抗爭精神和信心。」
構思十幾年,他今年初終於寫完關於坦克人的小說。二十多年來第一次既沒做民運,也沒有養家糊口,但沈彤做的事仍離不開六四。
「每天都會想到我倖存的這件事情。」講起六四他也有揮之不去的一刻。當年6月3日那天,家人為阻止沈彤去廣場,騙他說父親得絕症。家在西單的他,陰差陽錯正好目睹戒嚴部隊進城時的亂開槍:「和很多人一樣我不相信軍隊真的開槍,走到運兵車前,我就開始宣講,越講越激動。後來他們說卡車上軍官的槍一直是指着我。我突然被兩個人往後一拉,這時槍響了,子彈打在站我後面一個19歲女生臉上。至今我始終認為這個子彈應打在我身上。」

「子彈打中後面女生」

沈彤六四赴美後是最活躍的八九學運領袖之一,90年代中期他開始專心經營媒體和軟件生意,很少公開參加民運,有傳他不但發達且能自由回國,並與中國當局做生意。日前他再否認這些傳言:「中國的生意我不管的。2000年後曾五次返國探親,一次奔喪四次探媽媽。結果三次被扣留直接趕回來,反讓媽媽更擔心。最後一次回去是胡溫中期,現政權對異議分子迫害程度遠超過過去。去年就把媽媽接來紐約住了。」
《蘋果》記者

八九年的沈彤(中)與吾爾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