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膽固醇,簡稱LDL)是引起體內膽固醇水平超標的元凶之一。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表示,「三高」會破壞血管的表皮細胞,令血管受損位置,容易積聚膽固醇,並形成斑塊,增加血管硬化及栓塞風險。
醫學界已知要評估高膽固醇問題,不能單靠總膽固醇指數,需同時看壞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簡稱HDL)的水平,惟驗血也不能全面知道血管的健康。
勿盲信通血管產品
唐俊業舉例,驗血可了解血液中壞膽固醇的濃度,「知道血液有幾多壞膽固醇」,惟相關檢查難以知道血管受斑塊影響的情況,或血管硬化的程度。有部份人會驗血結果正常,但血管卻不健康。他指出,市民如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可將膽固醇水平回復正常,預防血管繼續積聚膽固醇,但無法清除過往在血管內的斑塊,故即使驗血顯示膽固醇水平正常,也不代表血管健康,無斑塊積聚。
「替頸部大動脈做超聲波檢查,就可以知道血管有冇斑塊,通常頸部大動脈有斑塊,其他血管都會有斑塊」。他建議驗血顯示膽固醇超標,加上有高血壓、高血糖及有吸煙習慣人士,不論年紀,也應進行上述超聲波檢查。
坊間聲稱可「通血管」的產品眾多,他指出,現有藥物其實不能夠溶解血管內已積聚的膽固醇,市民不應盲目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