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領導的香港2020今與溫和泛民及學者會面,就政改溝通交流,而早前曾有部份成員與陳太見面的「18學者」昨發聲明,強調樂意與不同黨派溝通,但他們並非政治組織,不會以「18學者」名義,參與政治行動或加入政治平台。有分析認為是「18學者」不想捲入泛民爭拗,而香港2020亦表明無意另組聯盟,亦不打算糅合一個非公提新方案,所以不會影響與各方溝通。
記者:陳雪玲
香港2020研究總監李永達說,陳太今會與部份泛民議員會面,就政改溝通交流,包括公民黨湯家驊、公共專業聯盟的梁繼昌及莫乃光、民協馮檢基及衞生服務界李國麟等。至於公民黨、民主黨及工黨將於下一階段約見。
早前有部份成員曾與陳太見面的「18學者」方案,一眾聯署人昨發表聲明,指現時泛民主派內的方案眾多,但背後的共同目標,都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篩選,民主派內不同光譜的人士應團結向中央及特區政府,表達「反篩選、真普選」的共同訴求,他們樂意與不同黨派溝通,但由於他們並非政治組織,只以個人身份聯署提出方案,因此不會以「18學者」名義,參與政治行動或加入政治平台。
香港2020︰不另組平台
有分析指「18學者」方案聯署人的聲明,無非不想捲入泛民爭拗,也不想外界覺得他們會和陳太「另起爐灶」,而李永達澄清近日關於香港2020要另組平台的報道,強調不會「另起爐灶」:「我哋唔係另搞一個組織、聯盟,只係政改上溝通,以後可以大聲啲,下一步點做未知,只係一個溝通平台。」他又指,香港2020亦不打算糅合出一個溫和方案,所以不會影響與各方溝通。
另外,公民黨黨魁梁家傑稱沒收到陳太的邀請,但在和平佔中商討日三投票後,他曾與陳太會面,談及支持6.22投票的重要。他說泛民目前大格局分為公提派與非公提派,日前因他以「拍膊頭派」與「拗手瓜派」作比喻,惹來黨友湯家驊不滿,梁昨指不應再在公提與非公提之間「鬥嘴」,而是思考如何呼籲更多人參與佔中全民投票,若因為爭議而令投票人數減少,錯失一次量化民意的機會,只會「親者痛,仇者快」。
梁又建議在全民投票當天,選民入到票站或在網上,每人可有兩張票,其中一張票是在三個方案中選一;另一張可供選民對幾個絕不可能接受普選元素表達意見,如不能接受提委會由四大界別組成,不能接受特首候選人數設上限等,令支持溫和方案市民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