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嘉烈醫院兩年前讓一名中性白血球指數低至「無讀數」的血癌病人出院,翌日病人嘔吐及發燒,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伊院卻批准他搭的士轉院到瑪嘉烈,而瑪嘉烈急症室不但沒向病人處方抗生素,亦拒絕聯絡血科主診醫生,病人在個多小時內情況急轉直下昏迷,但45分鐘後才有內科病房當值醫生替其診治,惜最終失救。死因庭昨就此展開聆訊。
記者:樊素心
案中死者宋海洲(51歲)患有俗稱血癌的白血病,須接受化療,其妻任職放射治療技工。死者於2011年10月尾在瑪嘉烈留院,同月31日出院,當時中性白血球指數低至無讀數。翌日早上死者在慈雲山家中嘔吐和發燒,上午11時由救護車送往伊院。
延誤醫治34分鐘
當時負責診治死者的伊院急症室顧問醫生劉之瑩稱,死者入院時清醒但發燒,他處方退燒藥。死者及家屬要求轉往瑪嘉烈由血科主診醫生診治,他遂寫轉介信並註明情況緊急,建議死者坐的士前往,較安排救護車快。專家報告批評劉准許死者轉院,令死者延誤醫治34分鐘,亦指劉缺乏對白血球的應對方案,浪費寶貴時間。
死者和妻於11時半抵達瑪嘉烈急症室,由副顧問醫生黃祥麟診治。黃憶述死者入院時非常疲倦,發燒至39.7度,他替死者吊鹽水,但並無處方抗生素。雖然他稱知道病人越早服用抗生素,對減低死亡風險越有幫助,但他指急症室無針對血癌病人的抗生素,認為若要往藥房取藥需時更久,當時決定盡快送死者到內科病房。
死者在等候往病房期間陷入昏迷,黃稱他曾預計死者情況或會轉差,「但冇諗過咁快」。當時黃拒絕死者妻要求聯絡血科主診醫生,他回應:「當時覺得安排上做唔到。」死者妻昨反問:「但係咁就冇咗條命。如果嗰個係你家屬,你會唔會咁做?」死因裁判官張天雁亦追問黃,為何不嘗試聯絡該醫生,反而直接拒絕病人要求?黃解釋,醫院一直無此做法。
死者於下午1時07分,即抵達醫院個半小時後才被送往內科病房,當時已昏迷。負責接手的護士曾為死者量血壓,並聯絡當值醫生,而醫生則於1時40分抵達。至下午2時死者突然抽筋,至3時許死亡。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4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