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
全球農產品價格高企,例如穀物和糖價今年累升8%和6.4%,在失收因素下,咖啡和橙汁升幅更勁。然而廠商難將成本直接轉嫁予消費者,惟有透過同價銷售縮水產品方式曲線加價。
記者:黃家欣 林幗欣
這個被稱為Shrinkflation(貨品縮水售價不變)的現象,於過去三年越益明顯,而且遍佈全世界,無論是雪糕、朱古力、芝士或乳酪等消費品,近年都出現產品縮水價不變的情況。
以Häagen-Dazs雪糕為例,包裝由16盎斯,縮水至14盎斯,份量減近13%;其後32盎斯亦減少4盎斯,但價格照舊。Chobani乳酪則指,為方便客戶比較不同產品營養成份,去年將6盎斯的包裝縮水至5.3盎斯,與其他競爭對手統一,但未有減價,只推出4杯裝,攤均計每杯價格較單獨購買便宜。
咖啡期貨價今年升86%
有部份產品只在個別市場縮水,如Mars朱古力條由58克減至51克,該公司指,僅英國市場受影響,主要是按照當地政府建議,每條朱古力條熱量不多於250卡路里。在香港出售的雀巢果茶,原本為500毫升,後來與「清新點」改為雀巢茶品,統一包裝至480毫升。
事實上,近年各國近年氣候反常,乾旱等天災令農產品失收,導致供應減少,加上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增加,對食物的需求都有所上升,增加糧食成本的上升壓力。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告,全球糧食價格3月升至十個月高位後,奶類產品價格回落雖令糧價本月回落,但今年來仍上升1.7%,報209.3其中穀物和糖價累升8%及6.4%。巴西旱災及加州蟲患令咖啡及橙汁價格升得更癲,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及橙汁期貨今年累升86%及15.4%,令糧食商的成本上漲。
不過,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等多國央行不斷印銀紙救市,雖成功避免環球經濟崩潰,但各國經濟至今仍未復元,打工仔收入停滯不前,消費上仍「就住使」,對食物價格變動更加敏感,零售商若將上漲的成本直接轉嫁矛消費者,勢必影響銷售,退而求其次遂透過產品縮水維持競爭力。
吉百利牛奶朱古力於2012年重量縮水8.2%,持有品牌的Mondelez表示,減少部份產品份量,令產品維持在可負擔價格的方法,在食品業界最少已使用7年,可保持競爭力。
觀塘惠康標籤疑誤導
本報記者昨前往惠康及百佳視察,發現於觀塘惠康出售的Häagen-Dazs比利時朱古力雪糕,包裝所示容量有473ml,分店標籤所示為500ml,兩者相差27ml,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商戶或已觸犯《商品說明條例》:「當然係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因佢有誤導性,惠康有責任,除非惠康話Häagen-Dazs標示係錯,有人投訴就可提出檢控。」至於責任誰屬則要示視乎公司負責人,可以是分店經理甚至公司董事。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不評論個別事件,惟商戶有責任查清所售產品的容量及價錢。根據《條例》,任何人在營商過程中,將虛假或誤導達關鍵程度的商品說明應用於任何貨品,即屬犯法,可被判處最高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五年。
【本地消費者心聲】
文小姐:「我食薯片比較多,覺得鬍鬚薯片𠵱家細咗,勉強計嘅話,縮咗20%,價錢梗係不變啦,不過算啦,當減肥。」
余小姐:「我自己覺得Häagen-dazs雪糕size唔同咗,之前會多少少,變相貴咗,但係想食都無辦法。」
林先生:「自己好少留意包裝份量,不過如果份量少咗價錢無變唔係咁合理, 以前包開幾多就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