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極目前受1991年簽訂的《馬德里公約》限制,禁止開採資源,但公約在2048年完結。野外地質師朱晉德(圖)從事礦業勘探,他指南極已知查爾斯王子山脈蘊藏豐富鐵礦,地質業界認為南極資源不遜礦產大國澳洲,這塊處女地未來或重演北極命運,被各國爭相開發。綠色和平指俄羅斯在北極開採首批7萬噸石油已於本月1日付運。
禁令2048年屆滿
日後各國能否延續《馬德里公約》,決定南極未來命運。朱晉德指南極在50年代已有主權爭議,後來各國簽訂《南極條約》,決定南極不屬任何國家領土,但條約未限制開採資源;80年代各國有意開發南極礦藏,最終在1991年簽訂《馬德里公約》,未來50年不准開發,俄羅斯在1998年加入公約,令公約延至2048年完結。
朱晉德作為地質勘探專家,曾在哈薩克和印尼爪哇工作,他指南極99%土地是冰封,但靠分析地質年代,南極與澳洲地質最相近,加上面積是澳洲兩倍,估計當地蘊藏逾200多種金屬。現時礦業公司甚少注視南極,但隨公約到期、世界各地礦藏開採完畢,南極資源料成搶手貨。當地寒冷天氣亦隨全球暖化升溫,惡劣天氣不再成為障礙。他指北極已是反面教材,各國爭相開發北極資源,煉鋼廠產生大量廢礦水、船舶頻密往返增加海難漏油風險,不想南極重蹈覆轍。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指,北極分屬不同國家,俄羅斯在當地鑽油台已投產。他擔心《馬德里公約》屆滿後,各國爭奪南極資源,由於當地沒有主權劃分,勢涉及更複雜法律爭議和政治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