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醫字咁淺》講過康熙皇帝,後世人從畫像理解他是位青靚白淨、英姿颯爽的帥哥,然而,那只是畫匠的心思,康熙本人實乃麻子一名,但假使畫匠以寫實手法照繪如儀,皇上看了後肯定龍顏大怒,要殺頭的。這種成人之美的藝術創作,其實不只限於古代的中華民族。
英國牛津郡郊區有一座布倫海姆宮(Blenheim Palace),是馬爾博羅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世襲的府邸,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為大不列顛立下許多汗馬功勞,所以英皇特許他用「宮」為府邸命名(註:「宮」向來也是皇室專屬,只有布倫海姆宮例外,可見馬爾博羅家族地位之顯赫)。今天,布倫海姆宮已是旅遊景點,閣下只須付二十英鎊便可入內欣賞歷代馬爾博羅公爵的雕像,但見他們位位也英明神武得很,直至第八代一名傳人,竟長得肥頭耷耳,跟整個家族格格不入,完全違反遺傳學的定律(抑或雕塑匠到這代便不再手下留情?)然而,這其貌不揚的肥仔,戰功竟不下父輩,他便是擊敗納粹德軍的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邱吉爾小時是個超級頑童,上課心散不特止,更會滋擾其他同學,據講他最愛當着老師面唱粗口歌,醫史學家認為他的情況跟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脗合(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最終馴服這頭野馬的,是哈羅公學(對,就是屯門掃管笏也有分校那所),老師要邱吉爾在操場跑圈至筋疲力盡才准踏進班房,這招果然奏效,頑皮仔也得乖乖坐着上課了。哈羅畢業後,邱吉爾加入軍隊,展開了傳奇的一生。
在從前的農村或漁村社會,小朋友頑皮好動是正常不過的事,所謂ADHD,其實是教育制度演化下衍生的問題,其他典型例子還有兒童焦慮症、社交恐懼症、強迫型人格障礙症等,這些數十年前仍聞所未聞的「疾病」,也許是後現代社會意識形態的產物,我們縱然無奈也得接受吧。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