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中環】和平佔中在商討日三選出三個有公民提名成份普選方案,引起支持溫和普選方案的泛民議員不滿。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昨日表明,6月22日的全民投票結果,「冇權、亦冇能力」綑綁泛民議員政改投票取態,建議提出溫和方案人士,可透過自行舉辦民調,將市民對他們方案支持度量化。公民黨議員湯家驊認為,戴耀廷昨日言論,或能減少佔中全民投票對溫和泛民方案造成的「傷害」,表明個人將繼續力推其優化提委會的建議。
記者:林俊謙
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昨日與溫和泛民成員,包括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18學者方案成員張達明,同場接受商台訪問。對於溫和方案倡議者質疑,佔中只選出有公提成份方案,供市民在6月22日的全民投票中選擇,變相對溫和泛民構成綑綁壓力。
戴耀廷昨指出,民主政治本質是多元性,認為泛民成員應尊重早前佔中投票日,不過外界也應該容納湯家驊及其他溫和泛民成員,以不同方式爭取真普選,激進及溫和陣營不應該惡言相向,更加不能排除其他爭取真普選的可能性。
為方案做民調量化民意
戴耀廷又明確表示,6月22日的全民投票結果,「冇權、亦冇能力」綑綁泛民議員在政改方案的投票取態,他又建議未能列入全民投票候選方案的溫和派人士,可透過委託港大民研進行商討式民調,將支持他們方案的民意量化,繼續以不同方式爭取真普選。
對於戴耀廷為溫和泛民「鬆縛」的言論,湯家驊認為可以減低早前和平佔中投票日,可能對溫和泛民造成的傷害。
湯家驊:整合溫和力量
湯家驊又認為,不少民主派支持者,都覺得無政治篩選的真普選,不一定要有公民提名,強調泛民激進派和溫和派可以「兵分兩路」爭取普選,「不應為團結而綑縛,應該為目標而團結」,認為溫和泛民當前急務是整合力量,落區宣傳提名委員會可以優化,以及落實真普選不一定要有公民提名的訊息。
不過18學者方案成員張達明則對溫和泛民整合方案有所保留,認為民主社會有不同意見是健康現象,他會以平常心對待之前商討日三的投票結果,不擔心6月22日的全民投票會「騎劫」泛民議員對政改取態。
張達明認為香港市民中的沉默多數,才是影響政改談判結果的最大力量,坦言對6月22日全民投票日沒有溫和方案供市民選擇,感到十分可惜,但認同戴耀廷稱可透過學術機構的科學性民調,繼續反映市民支持溫和方案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