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樓市兩極化下,豪宅由火車頭搖身一變樓市炸彈。雖然豪宅樓價不濟,發展商投地仍偏向市區優質地皮或豪宅地皮,期望樓市調整期過後可變成金蛋,為集團帶來可觀收益。
地皮不同現貨,由投地以至建成賣樓起碼五年時間,而且受制一手住宅條例,排期賣樓需時,何況豪宅優質地段的地皮供應有限,港島南區除了剛截標的壽臣山道地皮外,還有赤柱黃麻角道近富豪海灣兩幅由綠化地改建的地皮,由於後兩者改造仍是未知之數,更增加昨日壽臣山道地皮的價值。
今時不同往日,樓市牛皮,「旺市搶地」已不復再,淡市要留力,選擇性吸納地皮已是指定動作。
新界地價回落
長實(001)自兩年前投得馬鞍山落禾沙地皮之後,雖然投標「落力」,但最後無功而還,不像競爭對手般進取,今年新地(016)先後連環取地;而過往賣地常客信置(083)亦對冷門的離島地表興趣,年內先後以高價取下長沙和坪洲地皮。
政府表明今後五年大力主攻新界開發新土地,如大埔、屯門和元朗等農地改造,以及開拓東涌大型新市鎮及填海地,立場鮮明,發展商避免硬碰,改選市區或供應量少的舊區和豪宅區,「化零為整、重點出擊」,集中焦點較胡亂投放更具經濟效益。
月前啟德發展區第三幅地以破頂價售出,由中資保利置業(119),高出兩幅港人港地兩成樓面價購入,反而屯門和馬鞍山落禾沙地地價回落,發展商也調整策略,減低地價成本保障自己,可見市區地和新界地的地價也顯得兩極化,回落的速度較慢。
其實利潤高低分野來自控制地價成本,市區樓價硬淨加強發展商落本的信心,故此對上一次永泰(369)更以破頂價奪筲箕灣臨海住宅地,亦是上述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