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發表《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香港連續12年競爭力排全國首位,但報告指香港後勁不足,或被內地城市超越,又指佔領中環影響本港競爭力,促港府檢討土地政策,增加供應。報告提及李嘉誠旗下公司撤資傳聞或損港競爭力。
和平佔中發起人陳健民反駁,香港若不落實普選,將出現更多衝突,政府施政困難,才真正影響競爭力,「佔中短期或對經濟有啲干擾,但長遠對社會有好處。要提升競爭力,盡早落實真普選就可以。」
指李嘉誠撤資 長實反駁
香港在綜合競爭力排全國首位,但社科院藍皮書指香港增速乏力,可能被內地城市超越;又認為佔領中環會影響本港競爭力。藍皮書建議港府改變施政理念,制訂長期發展規劃,重新審視政府與市場間的邊界,檢討土地政策,並借鑑世界上發展自由貿易區的成功經驗,建立粵港澳自貿區,深化三方合作。
藍皮書提到長和系有意撤資之傳聞,早前頻頻出售本港房地產項目,可能會影響香港的「宜商城市競爭力」。長實昨迅速回應,指集團主席李嘉誠多次強調長和系並沒有進行撤資,香港及內地將繼續為長江集團之重要投資地域。
雖然中港矛盾不絕,香港仍在和諧城市競爭力方面排第一。但藍皮書指香港本地居民和外來人口,尤其是內地精英人才之間,在就業、教育、醫療資源分配等方面的矛盾不斷激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香港競爭力,希望透過溝通可縮窄矛盾。宜居城市方面,珠海取代了香港排名第一,主要是本港樓價高企,令市民住屋負擔大,影響生活質量,但沒有談及資訊流通、新聞自由等情況。
藍皮書又指出,霧霾是一些城市的標誌性難題,霧霾問題程度正在加重,範圍正在擴大,去年霧霾波及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全年全國平均霧霾日數達到29.9日,創52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