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健強的畫展,差不多是抱着搶購的心情。5月1日才開始展出,短短幾天,70幅定價發售的作品竟然已賣餘寥寥數張。從來沒有買過畫,自問藝術細胞也算不上活躍,趕着來參與,是因為被畫家背後的故事感動了。
誰是夏健強?一個14歲的孩子,老家在瀋陽。父親夏俊峰與母親張晶原是當地的小販,因為孩子自小流露了藝術的天份,兩公婆也就天天胼手胝足,靠着微薄的收入去支撐兒子學畫的費用。五年前的一天,夫婦倆在街頭擺賣時遇上城管,夏俊峰遭當街毆打後被帶返辦公室,爭執下以隨身小刀刺死了兩名城管。經數年審訊後,法庭否定了其自衞殺人的抗辯,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去年9月執行,死前其家人想要合照留念的要求也不獲批准。
「甚麼是城管?為甚麼那些城管人可以當街打人?」小悠因為要考試,沒有跟我去畫展。回家後在網上給她看了夏健強的畫。「城管其實類似香港的小販管理隊,職責是避免無牌小販等通街擺賣。法律上他們當然無權打人,但實際上經常出現暴力執法、濫收罰款之類的醜聞。」下層執法人員何以成了基層社會的惡瘤,對自小生長在法治之地的孩子,並不容易理解。「香港人習慣隨時隨地拿出手機來拍照拍片,在內地,即使在公開場合,拍攝城管執法也可能被圍毆,理由是『妨礙執行公務』。」越說越令女兒摸不着頭腦了。
「但那個叔叔的確殺了人,所以慘的不只是他一家,另外兩家人也很可憐。」這是小芊首次加入我們的公民課堂。「但他只不過是self-defense。」小悠總是站在雞蛋的一方。這不是一個黑白分明的論題,因為涉及三條人命三個家庭,情況較老師是否就一定不能當街講粗口更複雜。我常常認為,有需要加強孩子就是非對錯的判別能力,因為我們身處的世代越來越是非難辯、越來越對錯不明。除非真是立定決心遠走高飛,否則內地社會一切看不順眼、古靈精怪、聞所未聞、離經叛道、光怪陸離的事情,都得給孩子解構一下,因為在不久的將來,當中任可一例都可能在我們身邊發生。
最終搶購了畫展中餘下數幅的一張,負責人坦言還未想好怎樣交收,因為料不到香港人對夏健強用筆悼念父親的畫作,反應如此熱烈。孩子們急着想看畫,答應在5月20日展期結束前一家人再去一趟。順帶一提,畫展在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那裏本身就是一個親子共遊的好去處。中心是由石硤尾的工廠大廈改建而成,很有建築特色;大廈四圍擺放了露天藝術品,還會定期舉行不同的展覽;媽媽可以逛商舖、孩子可以art jamming、爸爸最愛嘆茶喝咖啡,悠閒舒適的氛圍中,滲出了濃濃的香港氣息。
蕭煒春
傳媒人、兩女之母。徘徊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終日嘔心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