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謊話集團!(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香港政府?謊話集團!
(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四月十五日,香港運輸局長張炳良突然會見記者,一臉如夢初醒神情說:「高速鐵路鋪建工程,將不能如期竣事。我也是收到鐵路公司通知之後,才知底蘊,既感意外,又覺驚訝。」
但那驚訝是假的,意外也是假的。去年五月,《蘋果日報》已探知工程嚴重延誤,只是當局矢口否認。現在,梁振英政府呈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張炳良早於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就跟鐵路公司行政總裁通過電話,答應「不向立法會鐵路小組報告二零一五年通車目標延遲」。不是《蘋果日報》窮詰不捨,當局到今天也許還在把公眾瞞瞞瞞。
東窗事發之後,張炳良作秉公辦理狀,宣佈委任獨立專家小組,調查工程延誤事件。但小組主席原來是鐵路承建商董事。舊中國官場的「迴避」制度,他們完全不管;歐美官場conflict of interest(利益衝突)之忌,他們也完全不理,直到給傳播界質疑,張炳良才又一臉如夢初醒神情說:「我們委任小組主席,委實是大意了一點。」這位局長月薪三十多萬元,比美國總統還高得多,處事原來「大意一點」並不要緊,事事如夢初醒也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可以謊話連篇,眼睛卻不眨一下。
從前,我國政治家首重誠信。《史記》卷三十九載:春秋時,晉、楚交兵城濮。晉文公聽狐偃之言,遵守當年向楚王許下的諾言,引軍退避三舍,最後仍能大敗楚師。文公論功行賞,以狐偃為第一。群臣都感到奇怪,說用奇計破楚者是先軫。文公解釋說,破楚只是一時之功,立信則是萬世之利:「城濮之事,偃說(勸)我毋失信。先軫曰『軍事勝為右(戰爭以勝利為重)』,吾用之以勝,然此一時之說;偃言,萬世之功。」晉文公得霸天下,就是因為一個「信」字。
梁振英政府就任不足兩年,不信不誠事例已是不知凡幾。單看去年十一月,就有三事可記。第一,他們向立法會呈交報告,說高速鐵路總站興建,已達地下第四層。第二,他們說免費電視牌照不發給王維基電視公司,是據顧問公司報告而下的決定。第三,他們說「新界東北重建發展計劃,反對者不必要的疑慮已告釋除」。第一個謊話,由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揭破。第二個謊話,由顧問公司總監伍珮瑩揭破。第三個謊話,則由新界東北村民保護家園聯盟等組織揭破。
今年一月,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說要利用「沒有植被」的土地興建樓房,但環保團體隨即指出,梁振英所說土地絕大部份樹木茂密。三月,《蘋果日報》報道當局有意在廣東覓地興建「香港園」,主要供老者貧者居住;梁振英政府上午宣佈從來沒有這個計劃,下午就不得不承認這計劃「曾在內部討論」。
張炳良說謊不眨眼,因為有梁振英作榜樣;梁振英說謊不眨眼,因為有中共作榜樣。古人說:「使影曲者,形也。」形影相隨是定律,所以,中共不會問梁振英欺民之罪,梁振英也不會問張炳良誑民之責。畢竟現在不是晉文公的時代。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