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也是你和我,同悲歡喜惡過一生」
—《狂潮》
還是吳孟達最坦白,62歲的他離開香港電影圈16年,為的就是一個字——錢。
哪管你姓甚名誰,甚麼名導、大製作,達哥都不屑一顧,他「三叔」上身說:「最緊要價錢靚,時間啱。大陸乜都有,垃圾嘅有,洗黑錢嘅有,暴發戶攞錢出來捧女朋友場嘅有,唔憂冇得拍,拍部戲出來衰,起碼我收番咁上下價錢,條氣都順啲。同埋𠵱家大陸行行都唔係咁好,剩係我哋呢行特別好,之前套《泰囧》、星仔套《西遊降魔篇》,發仔套《大鬧天宮》都七億八億,大有大製作,細有細製作。」
唔知彭浩翔乜水
你說達哥拜金?他偏偏拍套《香港仔》,純粹支持本土製作:「咁耐冇拍香港戲,呢度傾掂咗唔使我報稅,佢哋當畀利是我,加上同時間喺香港有兩部搵我,我咪當留喺香港休息吓,多啲見屋企人呀、朋友囉。」原來最初達哥不知道彭浩翔是誰:「第一次搵我嗰時,彭浩翔邊個呀?乜嘢《低俗喜劇》,我問乜戲來㗎?由98年開始冇喺香港拍,最後嗰部係《少林足球》,都十幾年,完全未接觸過,唔知乜嘢style,咪問朋友搵吓資料,問人佢啲戲點,我自己又唔鍾意睇戲,啲人話佢啲戲都幾過癮。跟住同佢接觸講個古仔我聽吓,都有少少吸引力喎!」
拍完之後,對彭導又有何評價?達哥不偏不倚:「另類啲,港味重,好少人拍。」之後再給彭導溫馨提示:「大陸市場都好緊要,淨係香港唔夠,佢幾有諗法,我諗假以時日,過多一兩年,再拍多一兩部,一定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