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一言棠:歧視廿三 - 歐錦棠

【七筆思議】一言棠:歧視廿三 - 歐錦棠

本地劇團「劇場空間」的創作劇目《棋廿三》,原定於上月底,獲邀為上海戲劇谷開幕節目演出兩場,當一眾工作人員和演員到上海準備就緒,在4月29日早上,主辦單位突然表示接獲政府緊急通知,要取消演出,除此以外,再沒有提供任何理由,亦由於主客態度明顯,在形勢比人「弱」的情況下,據劇團表示,惟有即晚撤離劇院,實行棚尾拉箱。
首先在此申報,本人身兼該劇團「導航小組」成員多年,亦為《棋廿三》首演的演員之一,劇團在外蒙難,心血白費,敗興而返,自是感同身受,但痛定思痛,卻又覺得「劇場空間」實則犯了嚴重過失,有攞嚟衰之嫌,本人一向唔buy閂埋門打仔之論,決定公開分析該劇團今次過錯。
《棋廿三》故事講述二戰時日本軍方如何利用全國圍棋高手以棋局代入戰事,以預計侵華攻陷南京的可能性,一輪大龍鳳後,圍棋高手內訌導致損兵折將,當中陸軍司令在狠心處決摯友時誓言攻佔南京後「屠城三日」,以慰亡靈……
雖申明故事虛構,但有心人必理解為老作,謊話連篇,將南京大屠殺發生的誘因講到振振有詞,分明為民族大敵惡行糖衣包裝,往歷史傷口灑鹽,情況即等同每年在維園辦六四燭光晚會,對當權者當頭棒喝,以香港人身份嚴重傷害民族自尊和感情。

誤中地雷

編劇張飛帆在劇本佈局有如行棋之出人意表,對日本棋壇明褒實貶,甘冒被唾罵媚內之險仍兜個大圈一再宣揚無論人格、內涵和文化的極致都在我炎黃子孫的骨子裏的大道理,誰知國情難度,君心難測,「強國」一詞於國際間幾近貶意,如今不遵從「必要的沉默」的號召,鼓吹民族自我膨脹,有違國家維穩、着重和諧的政策,可謂擦鞋擦出火,誤中「樹大招風」地雷。
另外,劇情以廿三個棋士為骨幹,故名《棋廿三》,「棋」與「歧」諧音,劇名不禁惹人聯想到:棋士廿三即歧視廿三,當局正值火勢風頭為廿三條立法鋪路之際,竟以此大逆不道劇名踩場,分明與「保護國家安全」大前提對着幹。
劇團一心藝術交流,更是完全捉錯用神,交流二字,只會適用於有氣度,肯面對史實,敢於承擔錯誤,願意進步的人、或團體、或國家。如今但凡北上,尊卑已分,交甚麼流!每年分你幾巴仙GDP,感激流涕不足以表達救命之恩,實應頂禮膜拜才天經地義,細數過犯,如今封你艇已屬小懲大誡。
不論「以史為鑑」或「以屎為鑑」一概都不適用於那偉大的中國夢,「劇場空間」仝人緊記!

【一言棠】
撰文:歐錦棠

除表演藝術,也酷愛文字、影像及武術,其文章往往一針見血。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