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仔去印度尋找大吉嶺的秘密

兩個女仔去印度
尋找大吉嶺的秘密

【公平貿易系列】 愛茶之人對印度大吉嶺這個地方也許不會陌生。然而品茗之際,你有否想過追本溯源,了解大吉嶺靚茶如何來到你手?香港女生Sonia 與 Daphne便遠赴這片茶鄉,於海拔二千多米的高峰親身學採茶;不過比起茶文化,她們更有興趣知道當地的公平貿易如何改善茶農的生活。

大吉嶺的產茶區被稱為「Queen of Mountains」,年平均氣温只有15℃,日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山谷中長年雲霧彌漫,濕潤的空氣滋潤著茶樹的生長,葉小而薄。沖泡出來,茶色清澈,入口香滑,堪稱紅茶中的香檳。由於當地茶農受公平貿易保障,大多實行有機栽種,不用化肥、農藥,茶的品質自然更好。

去年親赴大吉嶺的Sonia,任職香港社企公平棧,多年來該機構都以合理價錢,向當地農民購買茶葉,並多付一筆既定百分比的錢,讓茶農設立社區發展基金。據她講,因為茶農村子位置偏遠,最近的醫院在4公里外,而且沿途山路九曲十三彎,故茶園便用基金來購買救護車。「是真的很辛苦,如果沒有救護車,我想像不到他們病時,如何徒步到醫院。」這茶園更成立了牛隻貸款、醫療中心,幫老人家驗眼,又建學校培育下一代。「這些都是因為公平貿易而做到的事。」

產自印度大吉嶺地區的茶葉,將於香港製成有機伯爵凍茶,解渴一流。

Sonia 與 Daphne去到印度,為的是探究公平貿易怎麼改善茶農生活。

今次親身揭開大吉嶺茶香的秘密,她們由採茶至試茶,做勻7個步驟。

結伴同行的Daphne表示,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當地一個一家七口的茶農家庭:爸爸是文盲,卻種茶種出一門三傑,長子唸到博士,現於大學作科研,另外兩個女兒則是碩士,其他年幼弟妹仍在學中。她明白,在印度這個男女不平等的地域,女仔有這般高學歷極為難得,也因此更佩服這位茶農爸爸:「因為他相信,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子女獲得受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

知識,能改變個人命運;茶,則可能足以改變歷史。回看印度茶的淵源,可追溯到18世紀,當時英國人把中國茶樹種子帶到印度,並從尼泊爾帶來工人,以奴隸方式管治,只提供充饑的糧食,便要他們日夜工作。工人不但動輒遭人鞭打,晚上還要睡在牛欄般的地方;茶園經理騎馬到來巡視,工人更要俯服在地,做上落馬的腳踏。印度最終成為產茶大國,背後卻充滿百姓的辛酸。如今殖民統治成為過去, 今天茶葉為大吉嶺帶來的,是尊嚴與合理回報。

完成這個旅程後,Daphne每次購物都會想起茶農們。 「你會知道,在印度同一個時空,他們會繼續採茶,在茶廠中試茶,他們同樣為生活而努力。」Sonia購物也變得慎重:「其實我真是要用消費來投票,去購買公平貿易產品,才能直接幫助農民。」她會花更多時間看產品介紹,並思考那件產品從哪裡來?「很多時候,拿起一件貨品,左看右看之後,就會放下不買。」

據國際公平貿易組織2011年的數據,印度平均每小時有2名農夫,因為被財團剝削及受不平等待遇而自殺。香港購物雖然方便,但要避免買到那些破壞環境,或者用童工、農藥製作的東西,真正要精明消費。故Daphne回港後更積極推動公平貿易,本週五起,她將於公平貿易雙週展銷會中幫忙。她還說:「每年五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世界公平貿易日。星期日更是母親節,用公平貿易產品送禮給母親,更有心思。」

公平棧Sonia 於六感生活館中教大家沖茶。

茶農跟她們說:「以前,化學肥料就像毒物般嚴重影響健康,我們常會咳嗽及頭痛;轉用有機種植後,我們終於可呼吸新鮮空氣了。」

公平貿易雙週2014展銷及嘉年華詳情:
日期︰2014年5月9至11日(星期五至日)
時間︰中午12:00–下午9:30
地點︰葵芳新都會廣場天晶館及噴泉廣場

記者:鄧玉燕
愛地球 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系列報導:80後闖印度紅燈區 點樣幫雛妓?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07/187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