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損利益 港燈發炮

聯網損利益 港燈發炮

【本報訊】政府就發電能源組合諮詢期尚餘個多月,向內地買電的聯網方案惹港燈強烈反彈。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昨質疑兩地聯網的可靠性,指聯網增停電風險,一旦出事無法擔保短時間可啟動後備機組。他又指天然氣價已見頂,聲稱未來或會減電費。能源學者分析,落實聯網購電觸犯港燈核心利益,因一旦聯網,便毋須興建一座造價40億元的天然氣機組。
本港兩間電力公司一直對能源組合諮詢態度未明,尹昨出席一個研究會時狂批聯網方案。他指澳門向內地購電每度電價0.8元,遠較本地發電昂貴,「除非(中央)特別照顧我哋,畀個好筍價我哋」。他指現時港燈買天然氣價每單位達20美元,是全世界最貴,但東北亞氣價已見頂,未來電費或會下降,「希望我預言準確,大家畀少啲電費」。
尹志田又警告本港不應依靠內地輸電,失去議價能力,「香港因為自毀雙臂,所以俾人㩒住個價,澳門購電價過去五年加27%,中國啲國企係賺錢㗎,唔係單純承受國家任務」。他指南方電網橫跨五省,一旦停電恐波及香港,更借中電作例子,指中電過去三次大規模停電,有兩次與內地聯網有關。

建天然氣機組遇阻

同場的中電總裁潘偉賢亦批評現時只有兩個方案,「將自己綑綁,冇靈活應變空間」。中電建議未來本港燃料組合可考慮混合方案。環境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電力檢討)吳文傑反駁,氣價可升可跌,長遠單一依靠天然氣,亦要考慮氣從何來。他強調聯網方案令燃料多樣化,增加電力穩定性。
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港燈要爭取本地發電方案,就可興建一座天然氣機組,是未來唯一增長空間,政府聯網的建議觸動其核心利益,加上政府仍未決定購電後,輸配港島和新界九龍的比例或兩電賣電的利潤。余遠騁表示,上述因素成為政府與兩電商討新管制協議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