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世界盃史上奪冠次數第2多的球隊,已經4度封王,其中在1934年首次參賽便能奪冠而回,於4年後更成功衞冕,成為首支可以連奪兩屆世界盃的球隊。經歷去屆挾衞冕身份在小組賽出局的「恥辱」戰績,今屆他們重整旗鼓,力圖第5度捧走世盃。
這隊外號「藍戰士」的球隊一向以防守出色見稱,歷年來出產過不少頂級門將和後衞如索夫、巴里斯和馬甸尼等。除此之外,意大利近年亦盛產出色的「9號半」球員,巴治奧、迪比亞路和托迪都是一個時代的標誌;惟自托迪退下來後,意大利還未能找到一個可靠的前線接班人,卡斯辛奴、巴洛迪利等都似乎未能成功接班。
欠缺利矛還看巴神
意大利在今屆外圍賽未受到太大威脅,在B組以6勝4和的不敗姿態首名出線,但當中和波較多,未能展示出強隊霸氣,主因是球隊前線欠缺一個穩定可靠的射手,即使外圍賽神射手巴洛迪利亦僅入5球,以歐洲強隊來說實在不算突出。
被睇低捧盃有先例
不過,別要忘記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賽前,並沒太多人看好意大利;球隊在晉級過程中鮮有大勝,更沒有獨當一面的射手(中堅馬特拉斯與前鋒東尼僅入兩球,已是隊中首席射手),但仍然能「過五關、斬六將」,並在決賽氣走法國,第4次捧走大力神盃。
上屆南非世界盃,衞冕的意大利頭兩場分組賽只能賽和巴拉圭及新西蘭,關鍵一戰更以2:3不敵斯洛伐克,淪為小組包尾提早出局。賽後隊長簡拿華路退出國家隊,教練納比亦由柏蘭迪利取代。在柏帥帶領下,意大利在兩年前的歐國盃再次予人驚喜,決賽面對衞冕球隊西班牙雖慘敗0:4,但柏蘭迪利首度領軍出戰大賽就能得到亞軍,成績已算不俗。
撼英烏出線有暗湧
今夏意大利繼續由柏蘭迪利領軍挑戰世界盃,難度更高,因他們被編在「死亡之組」D組,同組有兩屆冠軍烏拉圭、66年冠軍英格蘭以及哥斯達黎加。其中烏拉圭是上屆殿軍,而英格蘭多年在大賽沒有作為,但這「爛船」還有「三斤釘」,總能在分組賽出線,因此意大利要晉身16強,實在不容易。文:飛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