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如前】
五一黃金周期間,訪港內地旅客自沙士後首次下跌,消費市道罕見遇冷。除金飾外,向來「旺場」的參茸海味專賣店亦受影響,需調整產品組合維持增長。專家相信,雖然本港街舖租金早已見頂,惟未必大幅減租。
街舖租金料難大跌
南北行業務經理崔家權透露,黃金周生意與去年相若,「冇乜增長,但起碼都冇大跌」;他坦言,來自中國的豪客「買少見少」,「以前花好多錢買蟲草,現在只係買高麗參、花膠」,崔家權補充,為消化自由行消費力減少的影響,公司加密推出噱頭優惠吸客。
新地(016)旗下地產代理租務部高級租務經理李少芬指,黃金周期間商場人流與去年相若,商場繼續安排免費穿梭巴士接載廣東省客人,「人均消費差唔多,但消費模式唔同咗,以前集中買金飾,現時轉買潮流服飾、電子產品等」。她維持商場消費額全年錄雙位數增長的目標,「暫時未見到商戶要求減租」,並偏向非奢侈品類別的商戶放租。
曾多次表示「街舖租金見頂」的高緯環球香港商舖部執行總監胡詠詩認為,零售業汰弱留強局面已經開始,「唔出名嘅牌子好快要搬離黃金地段,或者要承受過份擴充的後果」;而近日有業主「終於肯減租,但幅度好輕微」,展望下半年,她預料租金大跌的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