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景灣是香港的世外桃園,四面樹木給海洋包圍,寧靜幽雅。黃麗珊Sandra住的是島內兩座打通了的獨立屋,踏出去就是清水幼沙,屋內環境又怎捨得馬虎?精心的間隔與花心思的佈置,令人住進去再不想出來。
記者:容慧心
攝影:楊錦文
本來住在港島區的Sandra由2000年起搬進愉景灣,起初也嫌距離巿區太遠,但住下來感覺環境格外憩靜和諧,2006年還買下相鄰獨立屋打通,一家五口連小狗在這裏一住便14年。「這裏原本各有兩層,但我見下層樓底有2.75米,上層斜頂最高接近5米,便把上層自行間出閣樓成為女兒的房間和自己的工作室。」間多一層後,上面的樓層分別平均約有兩米高,實用面積則增加至3,500多呎,而客廳和主人房就是兩屋打通的地方。「三個小朋友的房間在兩座屋內分隔開了,所以要玩的時候常常把我的房間當通道跑來跑去!」似是因小朋友的頑皮而勞氣,但Sandra的笑容卻顯示,很滿意有這個可讓子女玩捉迷藏的幸福之家。
異國戀人定居異國
Sandra家裏的大型傢俬都在香港購買,但擺設則是由世界各地搜羅回來,覺得既有特色也比香港便宜。因經常陪伴法籍丈夫回老家,又喜歡一家人出國度假,每年Sandra也有很多外遊機會。「其實我最喜歡法國的燈飾和陶瓷,燈飾鮮艷、陶瓷樸素,反差很大,感覺卻一樣優雅。運送回港一定要手提,試過打破過太多心愛的戰利品,現在只好忍住手不買那麼多了。」
Sandra婚後專心當家庭主婦,閒時愛看書畫和藝術品,除逛藝術精品店,也會買不少參考書籍,對油畫特別情有獨鍾。「越南有很多很好的油畫,以當地女士和生活為主題,但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更能觸動我的神經。」Sandra最愛黃勝賢和劉純海的作品,他們分別擅長繪畫中國風景,以及抽象、憤世藝術。「中國當代藝術從八十年代中才起步,深受外國玩世主義、後波普浪潮和消費主義影響,風格反叛卻離不開中國的規格,看上去很有感覺。」Sandra婚前是廣州的模特兒,認識丈夫後才到港定居,大家的中西背境不斷混和融合。她說和很多異國戀couple一樣,由兩個不同成長地方一起往第三個地方生活。要磨合文化差異與矛盾,躲在自己的天地就好了。
逐層解構
地面
大屋打通後,門口後方分別是廚房和儲物室,進門後前方就有四個廳,牆身全是芒果黃色,而每個廳都放有一張顏色圖案豐富的波斯地毯作配襯,令長長的客廳感覺統一,充滿溫馨和諧的家庭感覺。
二樓
三樓(閣樓)
各國藝術精品
中國
法國
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