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認三年上樓目標艱巨

張炳良認三年上樓目標艱巨

【本報訊】單身人士的住屋需求殷切,根據政府最新披露的數字顯示,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數字再創新高。截至今年3月底,在公屋輪候冊中,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高達12.62萬宗,兩年間急增近50%。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承認,一般家庭平均輪候公屋時間三年的目標,將面臨越來越大挑戰,甚至或會短暫偏離,但是張炳良強調會努力維持指標。

非長者一人申請12.6萬宗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出席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的公開聆訊時,披露公屋輪候冊的最新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高達24.81萬宗,按年增加9%,當中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更加高達12.62萬宗,短短三個月就新增至4,000宗,佔新增輪候冊申請的八成。據悉,超過一半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為30歲以下的單身青年。
張炳良又承認,近年輪候公屋的人數一直有增無減,平均輪候時間也持續增加,由2011年3月底的2年,增加至2012年的2.6年,再上升至去年3月底的2.7年。而根據最新的數字顯示,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要三年,再創近年新高。
早前審計報告踢爆政府「講大話」,指房屋署內部四年前已經評估2017年度不能達到「三年上樓」的目標,至2020年度更加會惡化到須輪候五年才能上樓。張炳良指出,數據只可以作為內部參考和示警,政府正增加長遠房屋供應,令五年才可以上樓的估算不會成為事實。
審計報告又批評公屋建屋量未達標,張承認目前覓地工作與未來10年興建20萬公屋的目標仍然有距離,審計報告指出的是實情,但是政府沒有隱瞞,將努力全速覓地興建公屋。

議員轟房協加租不合理

此外,香港房屋協會轄下屋邨上月起加租8%,有立法會議員在房屋事務委員會上批評,房協作為非牟利機構,卻興建不少以市價出售的樓盤牟利,但是又向低下階層住戶加租,是不合理。
議員又指不少房協屋邨的居民是獨居長者及年長住戶,要求房協擱置加租。委員會最後通過動議,要求房協擱置加租,但是房協表示難以實行,因為加租後仍然要虧蝕。